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前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突出特征,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奇迹”的重要因素。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或效率提升,并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当前我国经济进行调整转型,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证分析时,应将其空间因素纳入到研究模型中。因此本文试图从空间视角探析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网络性和外部性出发,多角度探寻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使用SFA方法对我国2001-2013年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考虑到空间上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别构建0-1空间权重矩阵、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以及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2001-2013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和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全要素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铁路基础设施对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即本地铁路基础设施的增加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公路基础设施则更多通过直接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说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本地全要素生产率。将公路基础设施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后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公路基础设施的效应并不相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能够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低等级公路主要通过直接效应提高本地全要素生产率,而等级外公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