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与限界:国民政府主计处与财政监督(1931--1949)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设立国民政府主计处,这一机构根据超然主计制度而设,被当时的有识之士寄予监督财政之厚望,是国民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变革。此后,国民政府主计处围绕筹设主计机关、制订并修改主计法令、培养主计人才各方面展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与以往官厅会计相比,超然主计制度独有独立、科学、专业等特性。1931年-1937年是主计处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计处仍处于草创阶段,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都尚未完善。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东南富庶之地几乎尽落入敌手,对主计处的业务推行影响极大,不过这一阶段也是主计机构大力扩展的阶段,无论是中央机关,还是地方省市县,大部份都成立了主计机关。国共内战时期,主计处在原有的基础上,仍有进一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1948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由主计处改为主计部,原先超然的组织形态发生重要变化。即便如此,主计处的职掌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主计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计处在抗战时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抗战时期,蒋介石等高层领导提倡“抗战建国”,对超然主计多有强调。对军事计政的注重,也是这一时期计政的重要特征。通过阐述抗战时期主计处及地方主计机构的有关决策和各种活动,发现主计处在战时财政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超然主计制度在地方的实际运行情形来看,这一制度远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计制度实行后,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方官员仍然存在贪污腐败之风。加之,抗战乃至其后的国共内战时期,湖北省会计纠纷案此起彼伏,既反映了主计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小的问题,同时亦限制了主计制度的运行成效。说明制度和实践并不总是十分吻合,现实与理念往往存在不小的差距。总体而言,受战时环境的影响,主计处的职能并未能完全实现。主计处所标榜的超然主计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超然。
其他文献
《安东尼传》是亚历山大的阿塔纳修斯主教为第一个修道士安东尼所写的一部传记,目的是教导当时的修道士如何潜心修道,也期望借着这部传记攻击基督教异端阿里乌主义,维护正统教义
本文运用大量馆藏档案史料和有关报刊资料,研究华北人民政府时期的医疗卫生史。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华北人民政府辖区内的医疗卫生状况,并且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
本文在广东高要海外新移民整体发展状况考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要回龙籍悉尼新移民的个案研究,探究高要籍悉尼新移民群体的历史传承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移民原因、移民网络、
通过区间估计模型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新疆试验检测计费综合调整系数的调整区间,以新疆试验检测计费标准中的材料部分综合调整系数为研究对象,最后确定新疆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