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三维微组织,并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其异位成骨的能力。方法:1.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三维微组织,并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其异位成骨的能力。方法:1.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分离与培养:全骨髓贴壁法获得rBMSCs并培养纯化,贴壁细胞达到90%左右时传代,进行形态观察及生长记录。2.兔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取融合至80%-90%的P2代rBMSCs,更换为成骨诱导液进行诱导成骨,连续诱导14天后收获以进行后续实验并检测成骨特性。3.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复苏与培养:将液氮中冻存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出,水浴复苏原代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及生长状况,传代培养后用于后续实验。4.三维微组织的体外构建:将三维微组织分为两组,一组为成骨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1:1混合(OB组),以5×10~4个/cm~2的密度接种至96孔低黏附培养板中,隔天换液培养7天;一组为成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1:1混合(共培养组),同样以5×10~4个/cm~2的密度接种至96孔低黏附培养板中,隔天换液培养7天。5.两组三维微组织植入裸鼠皮下:将每96个微球注射植入一只裸鼠皮下位点,于植入后2周、4周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CD31免疫荧光染色等检测植入微球的成骨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长梭形,旋涡状生长。2.成功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呈多角形或立方形,表面有短突起,茜素红染色见橙红色钙结节。3.复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复苏后为P1代,贴壁生长,呈“铺路石状“排列。细胞扁平多角形。4.成功构建三维微组织:细胞在96孔低黏附培养板中培养1周,肉眼观察可见细胞聚集成球状,两组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表明两组微球均有成骨能力,CD31免疫荧光显示共培养组有成血管潜力。5.植入2周,OB组与共培养组植入位点均发现组织结节,4周后,两组植入位点处组织结节变小,边界清晰,表面按压较硬。HE及茜素红染色发现共培养组较OB组成骨多,CD31染色发现共培养组形成血管数目远多于OB组。结论:1.使用低黏附培养板可以比较简单易操作地形成三维微组织,且其质地较为紧密。2.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构建的三维微组织植入裸鼠体内后具有成骨成血管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解剖观察我国成年人肩关节盂肱下韧带的基本结构,包括盂肱下韧带在关节盂侧、肱骨侧附着点的特点,并通过组织学染色,重点观察了盂肱下韧带前束与关节
当前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与世界基本同步,桁架拱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在房屋建筑领域,桁架拱的研究大多研究集中于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拱和单片钢管桁架拱结构。在桥梁结构领域,拱结构主要集中于拱桁架和单拱的研究。相对而言,在60m以下跨度空间结构中,对矩形截面钢桁架拱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矩形截面钢桁架拱的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为矩形截面钢桁架拱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急性失血对机械通气大鼠血清S100β蛋白、感觉、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受损的失血极限。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G_0组(不放血)、G_2组(放血20%)、G_4组(放血40%)、G_6组(放血60%)和G_8组(放血80%)。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连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大鼠的心率、血压,随后颈动脉置管,接三通放血,同时股静脉置管液体复苏,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7天经颅多普勒、颅内压及鹿特丹CT评分的变化,研究重型颅脑创伤后颅内压联合经颅多普勒及鹿特丹CT评分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
目的:Ski作为一种进化保守蛋白,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和细胞,涉及多种细胞过程。前期研究发现,Ski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星
细胞膜转运体在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介导许多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
背景与目的近些年来,我国雾霾现象频发,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作为雾霾天的罪魁祸首,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
水稻能够积累比其它谷物主食高10倍以上的As浓度,这是淹水条件下水稻土As有效性增加以及As通过Si转运通道,进入水稻体内的综合结果。因此,从去除土壤As的角度出发,水稻是一种
大豆(Glycine max)原产于我国,是世界范围内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大豆转基因效率较低,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已成为在大豆上研究基因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SMV)病是一种全球性大豆病毒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产区,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SMV常引发大豆叶片表现花叶和坏死两种症状。通过蛋白组学研究,发现抗坏血酸过氧化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β疱疹病毒亚科,为线性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早期主要表达两种蛋白,即IE72(ie1基因编码)和IE86(ie2基因编码),其中IE86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