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冒鹤亭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冒鹤亭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在经、史、诸子研究方面颇有成就。同时,其广泛的词学交游活动,丰富的词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以及在词籍校勘、辑佚方面的努力,也使其成为近现代词坛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目前,学术界对词人冒鹤亭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冒鹤亭家世生平、词学交游、词学思想和创作实践等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展现词人冒鹤亭的一生,对其平生词学贡献及在词史上的地位能有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冒鹤亭的家世生平。前两节分别论述了如皋冒氏家族和外祖周氏兄弟在冒鹤亭的性格塑造和学术取向上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三节则分四个阶段勾勒了冒鹤亭的人生轨迹,概述其行藏出处,以见其为官治学之要。《冒鹤亭先生年谱》对谱主生平介绍偶有舛误,笔者在文中作了详细订正。第二章介绍了冒鹤亭在清末、民国以及1949年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词学交游活动。他词名早著,青年时期已为谭献、王鹏运等人所激赏。清末,他与叶衍兰、潘飞声等师友同游唱和,寓居苏州期间又与郑文焯、刘炳照等吴门词人往来密切,在吴、粤两地词家间互通声气。民国时期,他参与了沤社、午社词社活动,与夏敬观、龙榆生、夏承焘等词坛名家频举社事,切磋词艺,研讨词守四声等命题;1949年之后,他参与了关赓麟等人组织的咫社词学活动,耄耋之年还嘉惠后学,汪东、陈匪石、向迪琮等后辈词人先后有词稿向其请益。第三章归纳总结了冒鹤亭核心的词学思想。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治词生涯中,冒鹤亭建构起一系列词学理论,从承常州词派遗绪,提出作词须“上接骚辩”,到发明“增减摊破”之说,以诠释词之发展演变,再到撰写《四声钩沉》,抨击墨守四声的词坛积弊,冒鹤亭的词学理论尤其是四声观点在当时词坛引发了广泛争议,本文对此做了重点考察。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冒鹤亭颇具代表性的艳情词和题画词创作。冒氏词作散佚颇多,其词全貌恐已难睹。笔者查阅各种文献,辑得其集外词七十余首。冒鹤亭的艳情词体现了他固有的“才子名士情结”,大量创作题画词则与其生平结交近代画坛众多著名人物密切相关。笔者通过深入挖掘、剖析冒鹤亭这两类典型题材的作品,希望能突显出其词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结语部分总结了冒鹤亭在词学创作、理论建树和词籍校勘等多方面的词学贡献,对其应有之词学地位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并对未来冒鹤亭的词学研究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物流实践教学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当、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师资缺乏等多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思路,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喀喇汗王朝时期的一部长篇诗作,作者是维吾尔族著名作家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是汉语译名,全诗采用诗体对话语言写作,总计13000多行。这
1980年代的文学场是一个多变的文学场,莫言作为曾经活跃在这一场域中的一个重要分子,在1980年代的文学场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同时,1980年代的文学场也影响、制约、塑造了莫言和
洪迈《容斋随笔》是南宋较为重要的一部笔记小说,内容广博,考证精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征引亦颇多,但对其所录隋唐五代部分的史料研究较少,故本文运用列比勘校、统计分析等方法,分
因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等的限制,在矿区开展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往往矿区构造判别成为一个难点。以在新疆某矿区的Google影像遥感解译经历,简述了利用矿区Google
在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使得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项目得以快速发展,于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在每一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了能够为整体建筑工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落实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以为,不仅需要教师专业素养与时俱进,还需要教学理念,教育手段的现
古人的天具有更多人文色彩,星辰不仅仅是星辰,它们的形态、运行等等都与人事密不可分,人们对星辰有神秘的预测,也有审美的欣赏追求。古代社会的星象文化反映自然的同时更多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