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专项扶贫资金是我国扶贫资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精准使用专项扶贫资金,提高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也是精准扶贫思想中“资金使用要精准”的题中之义。因此研究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广西当前阶段乃至后精准扶贫时期要格外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调研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综合考虑后采用了非参数的效率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2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项扶贫资金是中国扶贫资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精准使用专项扶贫资金,提高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也是精准扶贫思想中“资金使用要精准”的题中之义。因此研究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广西当前阶段乃至后精准扶贫时期要格外关注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调研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综合考虑后采用了非参数的效率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2模型测算评价了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运用Tobit归并回归模型深入探究了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具有“三低”的特点:一是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二是较低的纯技术效率是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水平整体较低的主要原因;三是贫困程度深的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低。
(2)通过具体研究影响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因素后,得出了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结构是其资金使用效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即资金使用主体——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在将专项扶贫资金在不同类型扶贫项目上的配置与使用,对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最直接影响。在各项具体影响因素中,使用到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项目的资金与医疗与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能够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
最后,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要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瞄准贫困户需求精准使用资金;合理分配专项资金,集中攻克极度深度贫困;增强监督管理力度,规范使用专项扶贫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引进培育专业人才,不断壮大扶贫力量等提高广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由于人口增长和人们饮食偏好的变化,多哥人民对大米的需求在近些年急剧增长,现在大米已成为了多哥人民第三大日常食用的谷类作物。因此,大米在多哥的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多哥的大米行业和大米获得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本论文采用了1989年至2017年的第二次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分析材料,并借助了计量经济学第十版软件,用FMOLS来进行分析大米获得的决定因素。通过研究结果,发现多哥国内的
俄罗斯生猪养殖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伏,先是经历了下滑期,然后又经历了不断上升期,养猪数量正在逐渐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即使是在严峻的非洲猪瘟疫背景下,俄罗斯的生猪养殖业反而越来越壮大。自2006年开始,俄罗斯生猪养殖数量开始恢复增长,猪肉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市场自给能力逐渐加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俄罗斯的生猪养殖主体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原来以家庭散养模式为主转变成了农业组织集约
当前,畜禽养殖尤其是生猪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破解环境污染、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经。但是,目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并没有得到养殖场户的广泛采纳。虽然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推广体系在激励养殖场户采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政策设计和执行的缺陷以及“鞭长莫及”的职能空白。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是很多国家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经济作物。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红茶是当前茶叶国际贸易中的主导茶类,其产量和贸易均占全球茶叶的75%。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位居全球第三。虽然在中国的茶叶出口中,红茶相较于绿茶和特种茶仍然较少,但自2001年以来中国红茶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快速增加。在全球
森林资源是推进地区林业产业经济增长和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物质基础,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发挥着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森林资源丰裕区和森林资源贫乏区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不同,林地产出水平也不同。本文基于全国29省域范围,研究林业产业与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关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影响机制,比较不同区域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以期推动地
目前收入不平等在城乡间、行业间以及地区间均普遍存在,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因素。《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中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中,该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林业也肩负着精准扶贫的重任,那么林业是否提高了集体林区以林业收入为主的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且在增收同时是否降低林区收入差距,起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效益呢?据2017年林农监测报告结果,农户林业
家庭农场作为微观经济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也可成为农业创新技术的推动实施者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者,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农业资源和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那么,当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行为是否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怎样正确推进家庭农场亲环境行为,让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因此,本文运用资源禀赋理论、预期理论及博弈论这些相关理论,以规
贫困村受制于当地稀缺、匮乏的资源水平,无法依靠固有资源找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村庄发展出现“后继无人”、经济发展乏力和基础设施损毁等现象。而要更好地解决贫困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需借助外来资源帮扶。“干部驻村”是新时代乡村治理工作的创新,在干部驻村的制度安排下,驻村干部通过自身“一根针”,整合各种渠道资源,形成“千条线”,将外部资源输入贫困村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驻村干部的社会资
区域粮食生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变化特征是影响区域粮食产业结构布局和保障区域粮食基本安全的重要因素。深入探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对于新时期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粮食种植结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为例,深入探讨了广西1998-2018年以来粮食生产在时间和空间格局变化上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生产时空格局
作为食糖最重要的原料,糖料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稳定发展与否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到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糖料蔗产业的弱质性、国家支持糖料蔗产业发展的政策面临的两个天花板效应以及蔗农对糖料蔗保险的需求,促使国家出台政策性糖料蔗保险。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开展政策性糖料蔗保险,但自2013年起,广西糖料蔗的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政策性糖料蔗保险的实施是否对糖料蔗种植有正向的促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