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术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常见干预手段,外剥内扎术是主要术式之一。术后往往因术者、术式不同,出现肛门疼痛、创面愈合迟缓等并发症,常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住院时间的延长、医疗支出的增加,以及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能有效地控制术后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及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频率与降低并发症程度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意在探讨白及制剂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将分别观察肛门疼痛与创面愈合两种并发症。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出现术后肛门疼痛的80例住院患者。剔除包含排除标准的患者,将同意入组且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病患纳入研究。采取随机分配隐藏方案的方法,按区组随机法编制80张随机卡片标明组号、序号,装入不透明的信封中封存。按住院手术顺序抽取卡片得到相关治疗方案。治疗组及对照组,共计4组,治疗组包括白及粉组、白及多糖组各20例,共计40例;对照组包括凡士林组、云南白药组各20例,共计40例。术后其他干预措施相同,于术后第一次换药开始按方案用药,白及粉组、白及多糖组、云南白药组换药后均予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外敷,胶布固定,凡士林纱条组仅用凡士林纱条换药,换药完毕以干纱布外敷,胶条固定。每日用药一次,疗程21天。分别于第1天至第7天、第14天、第21天换药前,换药后立即及换药后2小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同时换药前对患者的术后创面进行评分,出院后按照术后第14天及第21天与患者预约换药并记录其创面愈合时间。将记录的相关数据包括四组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整理后进行组间对比研究。采用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均经正态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单变量检验,即分组均值t检验,具体方法为:对所有换药前、换药后立即及换药后2小时疼痛评分求和后组间分别求平均值差值并行t检验。结果:本实验共收入有效患者76例,其中实验组37人,男性共18人,女性19人、其中白及粉组19人,白及多糖组18人;采用双对照组,共计39人,其中凡士林组19人,云南白药组20人,男性共23人,女性16人。实验组中白及粉组患者年龄在18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44.26± 14.11岁,白及多糖组患者年龄在24-64岁之间,平均年龄42.50± 12.47岁;对照组中凡士林组患者年龄在28-77岁之间,平均年龄46.79土15.64岁,云南白药组中患者年龄在27-66岁之间,平均年龄43.82±14.1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各组疼痛评分经统计学方法处理,证实四种药物均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白及多糖组与其他各组间在换药后立即比较换药前VAS评分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白及多糖瞬时止痛效果优于其他各组;白及粉组与白及多糖、凡士林组在换药后2h对比换药前VAS评分对比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提示白及粉持续止痛效果与云南白药相当(P<0.05),优于其他分组,但刺激性最强。在促创面愈合方面,白及粉组效果优于白及多糖组,凡士林组效果最佳,各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白及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其中白及多糖粉瞬时止痛效果优于白及粉,白及粉维持止痛效果优于白及多糖组。同时,白及粉及白及多糖粉制剂未见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功能。白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