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比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与常规中西结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探索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的疗效优势人群。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两个队列,暴露组纳入接受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纳入接受常规中西结合保守治疗的患者,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次后的JOA和VAS评分,并根据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节段、劳动等级等因素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组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影响两组疗效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回归方程。结果:纳入数据分析的216例患者中,暴露组150例,对照组6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除由于对照组湿热证患者例数过少(3例)导致两组中医证型分布产生差异之外,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即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暴露组155例患者中,有124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82.67%,与治疗前数据比较,在6次治疗后暴露组VAS和JO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两组疼痛改善情况比较中,暴露组在51-60岁组,湿热证组、BMI正常组、病变三节段及以上组、非重体力劳动组、伴随椎管狭窄组和无腰部外伤组的治疗前后差异的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两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中,暴露组在61-70岁组、寒湿证组、湿热证组、血瘀证组、病程超过五年组、BMI超重组、病变单节段组和三节段及以上组、非重体力劳动组、伴随椎管狭窄组和无腰部外伤组的治疗前后差异的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本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指出:患者是否存在伴随病变为可能影响两组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得出回归方程:logit(治疗有效的概率)=1.94+0.116×I(病人在暴露组)-0.754×I(病程为半年到五年)-0.439×I(病程超过五年)-1.019×I(有伴随病变)-0.15×I(有椎管狭窄)+0.248×I(有前期物理疗法)-0.281×I(有前期针刺治疗)。结论:电针结合红外线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评分、提高JOA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有确实的改善作用。与常规的中西结合保守疗法相比较,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对于51-60岁、湿热证、BMI正常、病变三节段及以上、非重体力劳动、伴随椎管狭窄和无腰部外伤的患者,在疼痛改善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作用;对于61-70岁、寒湿证、湿热证、血瘀证、病程超过五年、BMI超重、病变单节段和三节段及以上、非重体力劳动、伴随椎管狭窄和无腰部外伤的患者,在腰椎功能改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提示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拥有特定的优势患者群,在临床治疗中可推荐具有以上特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