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茯苓(Smilacis Glabrae Rhizoma)为常用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对该中药研究的深入,已分离提取了较多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药效学的系列研究,从而为开发疗效好,毒性小的新型药物提供了不少新的理论依据。《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记载土茯苓断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但我们在采集药材的过程中发现同一物种而不同颜色断面的土茯苓在性状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本课题拟对断面红棕色与类白色土茯苓的生药学及所含有效成分落新妇苷的含量进行系列研究,旨在寻找断面类白色至红棕色的土茯苓在生药学及成分等方面有否差异。本实验研究的设计思路为:1.对断面红棕色及断面类白色的土茯苓进行性状、显微的鉴别,拟找出二者的差异,是否存在专属性的鉴别特征;2.若存在差异,则继续对不同断面土茯苓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分别建立土茯苓不同断面颜色药材的薄层特征性图谱;3.对土茯苓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落新妇苷分别进行HPLC方法学研究并分别对多个不同产地的土茯苓药材进行含量测定。药材品种的鉴定,通过在贵州及全国各地大量采集足够数量有充分代表性的药材样品,进行土茯苓性状及显微鉴别,找出了土茯苓断面红棕色与断面类白色药材间专属性的鉴别特征,为下一步的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TLC特征性图谱,采用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相似度,两种计算方法计算所得相似度基本都大于0.95,故相似度较高。结果表明断面红棕色与断面类白色药材间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HPLC法测定了土茯苓中落新妇苷的含量,并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土茯苓项下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及供试品制备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优化,结果以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进行分离所得各样品色谱峰峰形较好,分离效果最佳。最终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断面红棕色的土茯苓落新妇苷含量范围在2.08%~5.91%,贵州各产地的含量都不同程度高出2010版药典的最低限度0.45%。断面类白色药材落新妇苷含量范围在0.20%-2.42%,其中四个批号药材的含量低于2010版药典的最低限度,故二者在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以上不同产地调查采集植物大样本的研究结果,发现Smilax glabra此种植物的对口药材根茎,有的断面为类白色,而有的断面为红棕色,二者在性状、显微、TLC鉴别、HPLC成分分析及落新妇苷的含量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我们初步认为属于种群生态(Population Ecology)的范畴,为种下等级的变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