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口与生产效率的提升是新-新贸易理论所关注与研究的主要问题。论文将新-新贸易理论中微观企业出口生产效率模型拓展到宏观领域部门,将微观理论与宏观数据进行有效结合,进行实证与数理分析。论文围绕出口生产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出口产品种类差异化与出口生产效率、出口地理差异化与出口生产效率、自主研发成本发现视角下出口生产效率的计算、进口研发溢出对出口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关于出口生产效率的指标,本文选择出口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人均GDP与人均工资等对出口生产效率进行衡量与量化。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产品种类差异化通过影响出口二元边际的途径影响出口生产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新产品种类出口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科研投入力度,产品风险得以分散化,从而提高了出口扩展边际效应。另一方面,原有产品种类出口的增加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出口集约边际效应。但是,如果出口商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则有可能带来出口价格下降。我国出口增长主要靠集约边际效应带动,出口价格效应并不明显,表明如果出口产品价格不提高,出口只是单纯数量上的增长,这会使我国的贸易条件面临着不断下降的不利局面。出口地理偏向特征通过影响商品的价格从而与出口生产效率建立了某种直接关联。一般来说,出口目的市场消费者收入越高,收入的边际效用越低,对出口商品质量的要求越高,因而出口到高收入国的商品质量偏高,而出口到低收入国的商品质量偏低。由于中国的出口目的地一直偏向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企业的出口商品质量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并未出现就不同的出口目的地选择不同商品质量的行为。商品质量差异化程度不高甚至可以忽略。但是,发达国家企业在选择其出口行为时面对的是全球市场,会根据不同的市场选择不同的商品质量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当中国出口过于集中某一特定市场时会面临很大的出口风险,这时如果外部经济突变很容易对中国出口造成严重冲击。基于一种规避风险的自我选择机制,近年来中国出口市场结构中,高收入国家市场占比持续下降,在低收入国家市场持续上升,尤其是与自己语言文化水平、距离邻近的出口市场比如东盟国家市场等,市场份额明显增加。这种出口市场的多元性和分析的分散性,能提高中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效率,包括增加相关产业的平均工资和研发人员数量,也提升相关产业的出口生产效率。提升出口生产效率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出口企业的研发行为与技术密集型的人力资本投入。本文就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我们主要集中在研发层面。从自主研发角度讲,如果研发外部性及研发沉没成本越小,则企业进行研发的兴趣越大,在生产效率高的部门研发投入越多,该部门的出口生产效率越高,通过这种途径研发行为会影响到一国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与出口模式。其次,一国的人均GDP以及特有的分工模式,会影响到一国的出口生产效率。一般来说,一国人均GDP越高,生产效率越高的部门所占权重越大,该国的出口生产效率越高。从进口研发溢出层面说,尽管自主研发对出口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性正向作用,但进口研发强度对出口生产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效率,同样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本文利用OECD国家的进口研发强度计算出了我国进口研发溢出的规模,并将进口研发溢出、自主研发分别作为两个自变量,分析两者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我们发现进口竞争给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了挤出作用,而进口研发溢出和自主研发均带来了正向的提高效应。此外,自主研发对部门全要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大于进口研发溢出,这再次说明自主研发投入是提高出口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另外,本文也验证了相对于进口,出口对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效应,会更加突出和明显。本文通过对中国出口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关的对策与结论。首先,我们认为提升微观企业出口生产效率的根源在于企业的研发行为以及人力资本的密集度。研发涉及到的是企业的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旧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要素中包括对企业自身劳动力技术含量的提高。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增加会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也能使“干中学”效应得到更好的扩散和渗透。其次,在有效吸收国际研发溢出效应方面,一方面通过进口技术含量高的中间品使国际研发的扩散能力得到最有效地吸收。另一方面,进口竞争带来了要素负向配置,使原本具有高效率的潜在出口商竞争能力下降,资源配置给低效率国内生产商。而大规模的加工贸易令进口集中在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很小。因此企业在进行中间品进口时要注意对进口结构进行调整,切记盲目进口,避免国内资源重复建设,努力克服进口竞争带来的负效应。再次,企业应该注重出口产品组合的效应,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原有产品出口价格与质量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开发新产品。注重出口商品质量提高与商品出口地理偏向的最佳结合,实现出口目的地的差异化,有效分散出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