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农村题材文学为研究对象,着力关注红色经典作品,而又根据论述需要或追溯至五四文学,或延续到新时期文学,作对比研究。论文试图借助文学的视角探讨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内涵的“斗争哲学”给中国农民的人格和心灵带来的巨大影响。文章认为,20世纪50-70年代的农村题材作品一方面部分地展示了当时的农民面对社会急剧变革和斗争形势的真实心态,另一方面为配合政策需要、起到宣传效应,又往往会依据想象塑造完美农民人格,从而产生了过分拔高的现象。与此相对照,五四文学立足启蒙和批判国民性,新时期以后的文学作品则更能理性而客观地看待农民的悲喜情仇。将这两部分文学作品相对照研究,更能反映出农民在斗争过程中人格的变化。第一章对毛泽东的斗争哲学理论作了梳理和综述。从源流角度,性格因素可视作毛泽东斗争哲学的最初来源,五四精英的论述启蒙了毛泽东逐步走上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对斗争的推崇则让他确立了斗争思维,对时代局势的分析也坚定了他的判断。毛泽东斗争哲学内涵很丰富,它建立在“矛盾斗争性”的哲学基础上,核心内涵是阶级斗争:用阶级标准分析社会,并尝试通过阶级或群体的暴力方式加以解决。其内涵还包括:“政治就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实质是政权斗争”、反和平演变和修正主义等观点。然而,毛泽东对斗争的判断在时间、队伍、范围认定上产生了扩大化的问题。毛泽东把农民问题看作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并且认定农民的斗争性、革命性最强,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斗争的热情。第二章认为农民的人格在斗争中注入了尚力好斗的基因,这在文学作品的书写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放在近现代中国尚力思潮的大背景当中考察,20世纪50-70年代描写斗争的文学作品是尚力文学流脉的巅峰之作。作品通过与自然抗争的描写突出农民的坚强,他们敢与天斗,挑战疲劳、饥饿和死亡,他们挑战自我极限,征服性别差异,实现了人格的“强化”。在对阶级斗争的书写中,作品往往会展现出主人公敢于斗争的火爆性格,他们在阶级仇恨与复仇的宣泄中体味着革命的快感,并最终在斗争中走向了性格残忍与人格扭曲,这种渗入血液的“斗争意识”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人格,他们变得极端敏感,非常好斗,决不宽容,这是“斗争综合症”的表现。第三章意在表现斗私运动与小农性格改造的关系。毛泽东的斗私思想与公有之梦主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公有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小农本质必然受到改造,而文学作品为了配合政策也对小农意识进行了围剿。在作品中,不少农民在进行着对私心的自我压抑,他们在集体化过程中体味着放弃土地的痛苦,又在“向前看齐”中进行着自律,还在先进理论的感召下与私心决裂。私心的外在打击则包括政治打击、道德压服和生产竞赛与经济包围,等等。对私有的批判和公有集体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冲击着千百年来农民的思维,深深地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形成。第四章写在斗争的形势下毛泽东的道德理想主义与农村新道德塑造中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希望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理想的道德风尚,这种理想道德构建与现代化道德之间差距甚远:反封建的同时又保留了封建残余,反迷信的过程中又陷入了迷信的泥淖,斗争又导致了人性宽容精神的缺失。其“无产阶级思想道德优于资产阶级思想道德”的认识让道德浸染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色彩,让理想道德难以摆脱政治的纠缠,从而导致了政治先进与道德崇高的混淆,而对道德的政治工具属性的使用也最终让道德产生了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