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一种将传统中医穴位治疗与电刺激相结合的临床技术治疗手段。本研究将TEAS单独应用于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镇痛,观察其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为术后多模式镇痛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择期拟行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120例,年龄在5173岁之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III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TEAS,分别在手术结束患者返回病房后即刻,术后4小时、8小时及12小时给予双侧肾俞穴(BL23)及阴陵泉穴(SP9)穴位刺激,频率设置为低频2Hz/100Hz及高频100Hz的频率交替刺激,刺激时间为30min/次,刺激强度为1525mA。术后第2、3天重复对BL23及SP9给予同样的穴位刺激,每日三次(分别为7:00、11:00及15:00),当TEAS镇痛不足时(VAS评分>3分),给予患者口服曲马多片100mg补救镇痛。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口服曲马多片进行术后镇痛,每日2次,每次100mg。同时,在目标穴位处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刺激。分别在回病房即刻(T0)、术后4小时(T1)、术后12小时(T2)、术后24小时(T3)及术后48小时(T4)对所有患者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于T0T4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用于检测血浆致痛物质[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P物质(substance P,SP)]浓度水平,分别记录术后第一、二个24小时补救镇痛药需要量及术后48小时补救镇痛药的总消耗量;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2组内比较:与T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1、T2、T3、T4时VAS评分均要更低(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T1、T2、T3时VAS均要更低(P<0.05),但两组VAS评分在T0和T4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3组内比较:与术后第1个24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个24h补救镇痛药的消耗量均要更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2个24小时补救镇痛药消耗量及术后48小时补救镇痛药总消耗量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组内比较:与T0比较,观察组血浆5-HT及P物质水平在T1、T2、T3、T4要更低(P<0.05);而对照组血浆5-HT水平仅在T4时更低,血浆P物质水平则在T2、T3、T4均要更低(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血浆5-HT水平在T1、T2、T4时要更低,而血浆SP水平在T1、T2、T3、T4时均要更低(P<0.05)。5观察组患者术后便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要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皮肤瘙痒、嗜睡及尿潴留等的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TEAS单独应用于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需求,降低血浆致痛物质(5-HT及SP)浓度水平,减少术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图8幅;表5个;参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