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经营是公司扩张的一种战略选择,是公司运营过程中分散风险、避免过度竞争、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然而,从长期公司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目前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因此公司是否适合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迅猛,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由于信息技术公司具有高智能性、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等特征,很多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了分散经营风险,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等方式实现了相关多元化或非相关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因此,针对行业特质研究不同情境下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应,对中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如何实施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研究多元化经营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评价。其次,梳理了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理论,总结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的含义、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指标的衡量方法,以及多元化经营的成因理论。然后,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最后,论文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公司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实证研究模型,分析多元化经营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论文实证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未起到明显的作用效果,而多元化经营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产生倒U型作用效果;公司规模抑制了多元化经营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而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促进了多元化经营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绩效的有效提升。通过论文的研究结论可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应当完善市场监管制度,提高公司内部管理决策效率,适度进行公司规模扩张,同时在重点发展核心业务的前提下,通过举债的经营方式进入其他经营领域,从而保证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绩效平稳快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