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漠化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草原沙漠化。草原沙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为科学地制定草地沙化预防对策与措施,建设布局合理的区域草原沙漠化防治工程,科学地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准确地评价该区草地沙质荒漠化发生的程度。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为例,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正蓝旗近13年来(1991—2004)四个时期草原沙化的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和变化规律,并对正蓝旗近十年来的沙化草地景观格局动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得到以下结论: 正蓝旗2004年沙化草地面积占总土地总面积的70.49%,其中,中度沙化草地最多,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19%;其次是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3.70%;面积最少的是轻度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14.59%。不同沙化程度草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极重度、重度类型沙化草地的呈连片状分布,中度和轻度沙化草地呈现交错相间分布。 近13年来动态监测表明:1991年来正蓝旗沙化草地面积在增加,而且程度在不断加深,极重度、重度沙化草地不断增加,而中度沙化草地和未沙化土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 不同沙化等级草地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草原沙化动态变化的特点是以程度稳定型为主、程度发展型略大于程度逆转型的趋势。程度稳定型以极重度和中度稳定型为主,程度发展型以弱发展为主,程度逆转型以弱逆转为主。程度逆转型主要形式是重度逆转为中度和中度逆转为轻度,而程度发展型的主要形式是轻度发展为中度。草原沙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形式说明:由于比较关注沙化程度较重类型草原的治理,而对轻度沙化草地变化重视不够,这是草原沙化面积扩大的原因之一。 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预测未来研究区域的不同沙化类型草地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30a内,正蓝旗中度、极重度沙化草地的面积比例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而未沙化土地的面积将有一定比例减少。 用景观格局分析了1991至2004年间沙地景观格局变化,正蓝旗沙化草地景观多样性指数有增加的趋势,反映出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所占比例的差异在减少。景观优势度指数有减少的趋势,说明中度、轻度沙化草地控制沙地景观能力在减弱;景观均匀度指数也增加了,但变化不是太大,表明沙地景观向着均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整个沙地景观的斑块分维数由1.23,降到1.22,说明组成景观的沙化斑块形状更趋向于有规律、简单,说明沙化草地斑块受人类干扰影响有增加趋势。在各沙化类型草地斑块中,轻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分维数最小,说明这两类沙化草地的斑块形状受人类活动影响也最大。 正蓝旗的草原沙化的扩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过度利用,表现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