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和CO2稀释的C1--C3烷烃着火的实验与化学反应模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低污染的稀薄燃烧和有效富集CO2的富氧燃烧技术是两种具有前景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先进燃烧技术。稀释是这两种燃烧方式中共同的特征,是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烧的关键。由于稀释也会使燃料着火及燃烧稳定性出现问题,因此稀释对着火的影响机理是上述燃烧方式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首先在自制的对冲着火实验台上测量了N2稀释CH4的着火温度。通过对主流机理(如GRIMech3.0、USCMech2.0、AramcoMech2.0、FFCM-1等)评估,发现这些机理都不能很好地预报实验着火温度。采用CH3+O和CH2+O2的新通道替换USCMech2.0中的相应的通道提出一个改进机理,该机理很好地预报了本研究和其他学者测量的稀释CH4的着火温度。当CH4被N2强稀释时,在常规着火中作用甚微的CH2+O2?CO+OH+H、CH3+O?CO+H+H2和CO+OH?CO2+H对CH4的着火起着“额外”的作用,促进着火。CH4强稀释氧化路径分析表明:强稀释作用下,CH3的主要氧化链进一步延伸至CO2,即CH3→CH2O→HCO→CO→CO2;CH3→CO→CO2对着火的产生起了“额外”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接着测量了氧化剂侧为O2/CO2气氛,CO2强稀释CH4的着火温度。实验表明:对于相同的燃料稀释浓度,氧化剂侧O2/CO2气氛中O2浓度越高,着火温度越低。氧化剂侧O2/CO2气氛中不同的O2浓度,所导致CH4着火温度之间的差异会随着CH4浓度的降低而显著地减小,而当燃料被强稀释至9%,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更新的强稀释着火机理IDIM(Intensive dilution ignition mechanism)可以很好地预测O2/CO2气氛中不同O2浓度氧化剂条件下CH4的着火温度和Fotache等人CH4的实验。当氧化剂中的O2浓度较高并且燃料被强稀释时,路径CH3→CH3→CH2O(CH3+HO2?CH3O+OH、CH3+O2?CH3O+O和CH3O(+M)?CH2O+H(+M))对着火起着重要作用。当CH4被强稀释到9%浓度时,氧化剂中不同的O2浓度条件下CH3对CH3O、CH2O、CH2(S)和CO的转化率几乎相同,表明O2浓度对着火温度的影响十分微弱。因此,强稀释CH4的着火温度主要由燃料浓度决定。CO2的化学属性和物理属性都对着火起抑制作用,且前者是造成其着火温度比N2稀释条件下着火温度高的主要原因。CO2直接参与化学反应(CO+OH?CO2+H和CH2(S)+CO2?CH2O+CO)的抑制作用大于CO2伴随效应(HCO+M?CO+H+M)的促进作用。
  本文接着测量了氧化剂侧为O2/N2气氛O2浓度范围为10%、21%、30%和40%,N2强稀释C2H6的着火温度。实验表明:当氧化剂侧O2/N2气氛中O2浓度范围为21%到40%且燃料浓度相同时,C2H6的着火温度随O2浓度增加而增加。氧化剂侧氧浓度10%时的燃料着火温度则表现有些不同:对于7%C2H6,氧化剂侧不同氧浓度的着火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21%<10%<40%;对于20%C2H6,着火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21%<40%<10%。提出的强稀释燃料着火反应动力学模型IDIM2.0很好地预报我们和Fotache等人测量的稀释CH4和C2H6的着火温度。稀释对C2H6着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稀释条件下,CO+OH?CO2+H对着火变得重要;这使得CH3→CO路径因为更直接地提供CO而变得重要。通过S曲线分析:自由基浓度缓慢增长区的存在并不是稀释对C2H6着火影响的重要指标。当C2H6被强稀释至7%时,在主要促进着火的反应中,O2浓度为10%时这些反应的吸热量大于O2浓度为21%的情况,导致O2浓度为10%的着火温度高于O2浓度为21%的情况。主要抑制着火的反应中:O2浓度为40%下这些反应的放热量大于O2浓度为10%的工况,导致O2浓度为40%的着火温度高于O2浓度为10%的着火温度。
  本文最后完成了氧化剂侧为O2/N2气氛,N2和CO2强稀释C1-C3烷烃的着火温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燃料浓度和拉伸率下,CO2稀释C1-C3烷烃的着火温度比N2稀释下的着火温度高,其主要原因是CO2相对于N2的高比热。当CO2与N2强稀释C1-C3燃料时,CO+OH?CO2+H对C1-C3烷烃的着火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是稀释对燃料着火影响的共同特征。本文最终提出的反应机理IDIM2.0R通过着火温度、着火延迟时间和火焰传播速度被证明可以适用于稀释条件下C1-C3烷烃的着火。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作为高理论能量密度的固体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高能高效电化学储能体系。近年来,锂硫电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商业化应用仍面临以下挑战:(1)硫及其还原产物的电子、离子电导率低导致其电化学反应速度慢;(2)充放电过程中硫正极的体积变化大,易导致电极结构损坏;(3)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i PS)在电解液中的高溶解性产生穿梭效应,引起电池容量的衰减。为了制备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有商业化前景的锂
学位
随着以创新和创业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确立[1],创业企业的成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业投资作为一种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的方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创业企业的良性发展。创业资本的进入会对创业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由于创业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资产专用化程度较高、前景不明朗,投资双方之间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双方很难签订一份完备契约,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创业企
学位
内燃机作为主要动力装备,其节能减排对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有重大意义。基于朗肯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技术被认为是提升内燃机总能效率的关键缸外技术手段之一,它通过回收内燃机余热并将其转化为有用功。当应用于重载卡车领域时,如何匹配重载卡车有限空间集成特性和复杂多变工况特性,是该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两大挑战。本文以重载卡车内燃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方面的研究。  面对重载卡车集成特性,
学位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
学位
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其生产工艺主要依赖于石脑油蒸气裂解。当前,经费托合成直接转化煤基合成气制低碳烯烃(FTO)路线是一条能够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绿色工艺路线。近年来,如何在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的同时兼顾催化剂优良的活性是FTO催化剂亟待解决的难题。本论文首先从提高催化剂活性角度出发,在FeK/Al2O3催化剂基础上引入碱土金属(以Ca为例),研究其在FTO体系中的作用机制,从而明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保证有助于提升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消费者满意度,其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然而在实际中,企业的质保政策管理忽略了产品概念设计、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导致企业无法合理规划质保政策管理活动,也往往达不到预期质保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二维质保政策设计、分析与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安全事件与环保维权冲突频发。多元复杂的环境问题和政府传统的治理模式使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不断遭受质疑和冲击,甚至演化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导致大量政治资源损耗,形成新的地方性发展危机。这种政治资源的损耗对各利益群体造成政治影响和政治结果后便形成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而政治成本的过度消耗会危及政府的
学位
随着社会对清洁经济的电能存储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可充电电池,如新型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二维金属硫化物(2D MS_2)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锂/钠电池负极材料。然而,MS_2的电化学性能严重受限于其低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为了获得长寿命、高倍率性、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LIBs和SIBs,一维二氧化钛/二维金属硫化物
学位
本文以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为研究对象,以高速和城市区域为典型场景,围绕EV充电负荷预测、EV快充站协同规划和时空引导策略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EV充电负荷预测研究:首先考虑EV特有的电池特性和交通行为,提出了基于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 OD)分析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Spatial and Temporal Forecast, STF)
学位
生物丁醇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生物燃料和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液-液萃取作为常用的生物丁醇分离技术存在萃取效果较差、萃取剂筛选效率低、选择规律不明确等问题。为此,开发新型节能的萃取剂及萃取技术,选择高效的筛选方法有利于打破现有萃取技术的桎梏,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低浓度生物丁醇发酵母液在萃取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结合热力学性质预测、相平衡实验验证、工艺流程评价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