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莫言众多作品中,《檀香刑》是最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现实及伦理意义的作品之一。小说《檀香刑》所述故事的时代,是清王朝内外交困的时代,也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在社会动荡的过程中,旧的社会道德体系日渐失去其效力,而新的社会道德约束又尚未形成或有待确立,这种情况往往容易酿成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小说《檀香刑》所述故事的时代而言,随着封建统治者在经济、政治上的衰退,主流的封建道德也越来越腐朽,这就使得其时的道德危机更趋严重。在这种严重道德危机的时代,人性的异化随处可见,甚至触目惊心!小说作者通过对小说中人物之心理畸型与道德扭曲这两个方面的描写,艺术地再现了道德危机时代的人性异化。作为《檀香刑》故事背景的晚清社会,由于社会急剧动荡,纲常不稳,是为所谓“乱世”。在这种“乱世”之中,不仅社会无道德主心骨,即社会的主体道德架构已然崩塌或正在失效,而且个体在道德选择方面也容易陷入两难困境,即使个体能够规避道德两难,却又可能走向悲剧性结局。《檀香刑》中的两个人物——钱丁与孙丙的故事,正是对个体道德选择的这种无奈状况的生动注解。个体陷入道德困境无法超越私欲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限定,才会造成历史悲剧。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人们应当从历史悲剧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首先,我们应高度重视社会制度设计的道德合理性: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应体现为制度的公正性,这种公正性应显示为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理化。制度是否合理要看这种社会权利义务关系之间是否分离、扭曲。如果社会成员普遍对社会制度提出的要求无法达到或有排斥情绪,抑或社会制度设定的行为准则无法在社会成员中普及,则可以对制度设定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其次,我们应从社会制度的道德缺失和作为道德主体的社会成员的自我道德修养这两个方面吸取小说所描述的历史悲剧的道德教训。虽然官场中官员的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可能会有利于净化官场的道德氛围,但官场制度乃至更为广泛的社会制度的道德设定才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因为如果制度不道德,那么,个体的道德选择就往往在这种不道德的制度下造成悲剧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