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基于对当时祖国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文艺复兴南欧的独到理解,以15世纪末佛罗伦萨城邦之复杂历史场面为背景,创作出一部表达或者诠释其关于社会处于大转型期必须建构的政治伦理观念的伟大作品《罗摩拉》——一部包含西方历史、政教、思想史等诸多内容的哲理小说。 作为以思辨和之于人类前途命运有着极其执着自觉激情的女作家而言,构成这部小说的思想观念深厚且不无矛盾。艾略特是个孔德主义者,她服膺实证哲学的认识发展观,即把人类理智分为神学、玄学和实证三个阶段的理论。小说所描写的15世纪佛罗伦萨,为古典文艺复兴所激发的自我主义与理性为尊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中世纪神权统治及宗教的道德约束功能则呈颓势,这相类于由神学而玄学的转化阶段。作者思考并借助小说回答的问题,即探索或寻找适应这样一个时代的道德观、政治形式及伦理秩序;或曰人类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思想。 论文主体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概述深刻影响女作家社会历史观与道德观及其构成小说思想基础的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社会学理论体系,也就是引发《罗摩拉》创作动机的实证论核心理念,说明小说与孔德理论发生内在联系的基本内容。从三方面展开:实证体系中关于人类理智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理论,关于人类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思想,关于建立新宗教“人道教”的理念与实践。 第二章,梳理、归纳《罗摩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主要通过小说中心人物萨伏纳罗拉、马基雅维利、巴尔多、蒂托等艺术形象的分析,概括各所反映或代表的某种理念。本章所论人物形象,大体说来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实证主义对人的期望或要求者,因为他们的行为取向要么极端偏执,要么缺失信仰,要么过激自由,要么罪恶堕落,在构成一个高度自觉和负责的政治共同体上缺乏自律与统一性。对于女作家的政治道德探索,均不乏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第三章,分析女主人公罗摩拉形象。通过该形象的塑造,小说明确地表达了欲建立适用社会转变阶段的政治道德方案,即以人道主义爱(克己而利他)为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以她的两次出走为核心,诠释其现实的与象征的意义:仿佛浴火重生,经历过炼狱的磨难,从悲欢离合、心灵冲突的荆棘丛中坚定、从容地站起来。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其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或许就是作家开出的良方。因为她所代表的理念,正与艾略特较为认同的孔德所倡导之“人道教”教义不谋而合。那是一个关于人类之爱的宗教,将爱与崇拜的对象由神或上帝置换为人类自身。它具有传统基督教的纯洁和虔诚,却剔除了其迷信与偏执,对于平衡社会矛盾而使之稳定和谐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