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与个体自我认同的重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在城市化背景下,选择上海的外来非正规就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个案的深入访谈,描述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在流入地的社会排斥现状及对他们自我认同产生的影响,进而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进行重构的过程。本研究认为,城市中的外来非正规就业者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们在流入地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中的一员,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相反他们遭遇到来自流入城市的各种排斥。城市中的外来非正规就业者在面对这些排斥的同时,不断重新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重新构建他们对自我的认同。 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 导论。作者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社会排斥与自我认同的研究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社会排斥对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作者试图通过本研究解释社会排斥对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过程。第二章 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排斥现状。本章主要依据调查过程中的访谈资料和已有研究资料从制度安排,社会资源配置和文化性认知三个层面来描述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遭遇到的社会排斥事实。制度安排层面主要从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两方面表现对外来非正规从业者的区隔和标签;社会资源配置层面主要表现为在社会资本,教育资源及权利资源方面对外来非正规就业者的藩蓠与偏颇;文化性认知呈现的主要是对外来非正规就业者的偏见与歧视。第三章 社会排斥对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作者把社会排斥对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自我认同的影响归为三个层面,即身份认同层面、社区认同层面和未来归属认同层面。身份认同层面主要是强化了原有的制度身份认同;社区认同层面表现了对流入地社区认同感的缺乏;未来归属层呈现出最终回归家乡的归属意识。第四章 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个体自我认同的重构。在这部分,作者试图从身份和社区两个层面描绘和勾勒上海外来非正规就业者个体自我认同的变化过程。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本章对前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是体现中国学生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以来也是中国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国外三大主流写作理论,即结果教学法理论
针对长输管道地理坐标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导航技术并应用管道磁标处地理信息进行分段修正的管道地理坐标定位算法.该算法基于惯导/里程仪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应用误
幼儿歌曲的选材恰当与否是幼儿音乐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从而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及国内市场现状 ,简要评述了当前甲基丙烯酸甲酯工艺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指单位骨体积的平均骨矿物质含量.长期以来,口腔临床医师依靠肉眼观察X线片来估计骨密度的高低,是相当粗糙的,更不能作出定量的分析判断.
近些年,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关于课程设置的研究尤其被人们所关注。文章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的教育专业类杂志中有关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英语的全球化,而“全球英语”的出现给语言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直接的后果是有可能导致民族语言的消亡、文化身份的消失。怎样既适应“全球英语”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并根据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一套能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西安
本文以管壳式换热器中的U形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应用GBl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的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设计规范,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MATLAB进行建模和编程,设计并开发了U
本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的基本关系架构为研究主题,力图揭示两者的互动逻辑与关系形态。 论文首先梳理了目前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概括目前有关民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