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水溶性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造影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磁性Fe3O4纳米粒子(NPs)在组织修复、免疫测定、热疗、药物输送、细胞分离和磁共振成像(MRI)造影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医学应用要求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水溶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磁功能特性。   本实验,首先合成并制备了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oleic-Fe3O4),并用两亲性聚合物Poly(maleicanhydridealt-1-tetradecene)(30000-50000)(PMAT)对oleic-Fe3O4进行表面修饰后,获得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稳定性的PMAT-Fe3O4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重分析仪(TGA)等分析手段对粒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同时作为对比,合成了水溶性的四甲基胺修饰的TMAOH-Fe3O4纳米粒子。   利用MRI,分别测定了两种粒子的弛豫时间(T)和弛豫率(r),发现PMAT-Fe3O4NPs拥有比TMAOH-Fe3O4NPs高得多的T2弛豫率(r2)。研究表明,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的修饰引起纳米粒子发生部分聚集,这是导致其比单分散性的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弛豫率的原因,由于PMAT-Fe3O4NPs不仅具有较高的弛豫率,而且具有的合适尺寸有利于实现肝部网状内皮系统的MRI造影,具有开发成为优秀MRI造影剂的潜力。   为了研究PMAT-Fe3O4NPs造影性能,实验采用小鼠模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粒子很快被动靶向到小鼠肝脏,通过MRI研究发现,小鼠肝部T2信号强度明显迅速降低,并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认知损伤(cognitive impairment,CI)相关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峻公共健康问题。多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示听力损失(hearing loss,HL)是促进老年个体CI发生发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章:第一章,环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反应中构建环系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过去十几年,随着有机催化领域的迅猛发展,有机催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