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炔参与的串联或多组分反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从相对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在“一锅”中高效的形成多个化学键,不经分离,直接得到结构复杂的分子,这是化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苯炔是高度活泼的有机中间体,易于与富电子体相作用,其得到的反应中间体通常也较为活泼,会继续与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其他试剂发生进一步转化,进而生成较稳定的结构。这就为在“一锅”内实现苯炔参与的串联反应或多组分反应提供了可能性。由于传统的苯炔生成方法反应条件苛刻,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随着氟负离子促进的温和的苯炔制备方法的发现,苯炔化学的发展已经涵盖亲核加成反应、周环反应及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等领域,并成功应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的制备。本论文采用氟负离子对邻三甲基硅基苯基三氟甲磺酸酯的1,2-消除作为苯炔生成条件,设计、开发了一些基于苯炔的亲核加成和周环反应的串联或多组分反应,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用其他方法较难制备的苯并碳环和杂环化合物,反应条件十分温和,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基于碳原子亲核试剂对苯炔的亲核加成,实现了苯炔对开链β-芳磺酰基取代羰基化合物的α-位碳原子和羰基间C-C的插入反应,当底物扩展至β-芳磺酰基环酮化合物时,成功实现环酮片段的扩环过程,合成了从七元到十元环的苯并环酮芳磺酰化衍生物,进而经过雷尼镍还原脱除芳磺酰基得到苯并环酮。2.以甲亚胺基叶立德与苯炔的1,3-偶极环加成为核心,开发了吡啶衍生物,α-溴代羰基化合物以及苯炔的三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了吡啶并[2,1-a]异吲哚和异吲哚并[2,1-a]异喹啉类化合物。3.基于杂原子亲核试剂对苯炔的亲核加成,研究了邻位α,β-不饱和基团取代的苯酚/苯胺与苯炔的亲核加成-Michael加成环化串联反应,合成了多取代的9位官能化氧杂蒽/氮杂蒽;此方法也可合成9-位螺环取代的氧杂蒽/氮杂蒽。4.发现了α,β-不饱和化合物与苯炔基于[2+2]环加成或Diels-Alder反应的串联过程,该反应途径的选择性由a,p-不饱和化合物吸电子基团的类型所控制:当吸电子基为醛基时,发生苯炔与醛基[2+2]环加成-苯并四元环中间体开环-分子内6π电子环化串联反应,生成2H-苯并吡喃;当不饱和化合物吸电子基为酮、酯或腈基,且β-位有芳基取代基时,苯炔会选择性的与不饱和化合物的苯乙烯片段发生Diels-Alder-脱氢芳构化串联反应,得到9-位吸电子基取代的菲类化合物;为验证此反应机理,我们设计、实施了氘代实验,结果表明:不饱和化合物通过攫取Diels-Alder反应中间体的氢负离子,从而在脱氢芳构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小学这一阶段的语文课程大多数知识都是比较基础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很枯燥。如果教师缺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意识,那么教学效果就
(中空)纳米胶囊因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RAFT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Transfer)细乳液界面聚合是制备纳米胶囊的新方法,其
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加强优化控制,认识到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整体的建设质
试验用蚕豆枯萎病菌毒素液进行对蚕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毒害作用的研究.病菌毒素液用枯萎病菌培养液经多层纱布过滤,在60 ℃水浴锅中加热10 min,再用6 000 r/min离心20 min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