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训练系统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运动训练系统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的组织系统,而竞技能力是训练系统演化的主要表征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复杂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训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目前有关训练系统和竞技能力的各种概念的分析,结合训练的特征,对训练系统和竞技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诠释;2.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的访谈,本文认为对训练系统的形成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比赛、环境、科学训练、运动员自身条件等等。3.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理论,引入“熵”的概念结合训练学的相关理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运动员训练系统从初始阶段到形成以及整个演化发展过程的分析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训练系统是为了实现竞赛目标,以运动员为基础,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和行为的组织系统。而竞技能力是训练系统演化的主要表征之一,运动员是训练系统与竞技能力的“载体”。(2)训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表现出的不稳定性和突变性,符合自组织理论的观点。(3)“熵”的引进可以比较全面深入的解释运动员训练系统的复杂现象,并且这一概念的建立有助于把握运动员竞技能力变化,探索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4)在训练系统的多个子系统的作用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形成路径处于动态的发展中,呈现出发展,稳定,衰退三种变化;训练系统的演化过程不会是平滑的、连续的,存在随时发生逆转的可能。(5)某个运动员训练系统的出现,并不是由某些因素的单方面的选择来决定的,而是在训练系统不断的创新中获得的。4.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给予以下建议:(1)训练系统的组织实施中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系统的整体效益。(2)根据训练系统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建议训练系统的组织实施要整合众多因素的优势,发挥训练系统的整体性效果。(3)训练系统的开放性以及竞技能力的不可预测性,用复杂大系统的角度验证了自组织在训练系统中的作用。所以在训练系统中不能用太多的确定性来完全控制训练系统。(4)要加强监控训练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尽量避免演化过程的逆转。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训练系统运行最佳期或保持期的时候,通过利用积极干预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防止竞技能力的衰退,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