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产权对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GM指数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得出了比较一致结论,即:国有企业具有低效率。分析原因一般有三个:公司治理理论、产权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大多数文献主要研究了产权改革和国有企业绩效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本文从新产品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相比老产品,新产品相对来说体现了更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从罗默(1990)的内生增长理论开始,创新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因素,那么国有企业改革引起的产权比率变动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不是有着相关的影响呢?本文将利用GM指数计算的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对此进行深入讨论。  本文将产出区分为新老产品,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内部结构进行分解,分别计算出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新产品方向的全要素生产率(NPTFP)用来衡量其创新能力。运用Global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指数,使用中国1999-2010年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对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把全要素生产率(GTFP)以其分解得到的技术效率(GEF)和技术进步(GTG),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GNTFP)以及分解得到的新产品技术效率(GNEF)和新产品技术进步(GNTG),两者的数值相对比,首先探究研发与新产品技术效率的相关关系。然后分别以GEF、GTG、GTFP、GNEF、GNTG和GNTFP为被解释变量,着重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全要生产率和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关系。最后按行行业分组为高科技行业和一般行业,然后再进行回归分析,探索是否不同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  研究发现:高科技行业具有很高的静态效率(NE)和新产品静态效率(NPNE),但GTFP和GNTFP动态增长率上却不太一致,00-10年分行业十年的平均TFP增长率为4.11%,高科技行业为5.06%和一般行业为3.45%,但是在更加体现创新能力的新产品TFP(GNTFP)和新产品技术进步(GNTG)上,高科技行业的GNTFP和GNTG分别为0.12%和0.31%,远远低于一般行业的2.19%和3.15%。根据白重恩(2015),企业在金融危机前后有较大的差异,把金融危机前后的年份分开进行观察,发现2008年以前一些行业金融危机前后TFP的变化很大,但是NPTFP的变化却不那么明显。研究还发现国有企业份额不仅与生产效率(GTFP)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与创新效率(GNTFP)显著负相关,国有企业R&D的低效率同样明显。对于不同行业分组的计量结果,国有占比与不分组的结果基本一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但是FDI和出口却表现为一定的两面性,对高科技行业表现为的正效应,对一般行业却表现为负效应。研究结果对中国政策的主要意义有,加快现有创新体制进行改革,加快对民营企业的创新研究支持力度,坚定不移的坚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选择的引进高技术水平的外资。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金融的规模与日俱增,外汇成为不可或缺的媒介与工具,尤其在我国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逐步升值,汇率更受到了国内投资者的关
北京时间2012年3月2日,佳能公司正式发布了旗下全画幅相机新品EOS5DMarkIII,佳能官网也提前公布了5DMarkIII的详细规格和特点。
我国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可以追溯到1981年。那一年,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和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先后注册,这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开始起步。经过30年的发展,截至2010年4月底,我国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