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的概念是《孟子》中提出的重要美德之一。本文关注孟子所说的“义”的实践意义,包括“义”与人际关系处理(与自己、与家庭以及与政治活动的关系);“义”作为德性(“四端”之中的“义”,“义”是外在还是内,“义”与“礼”的关系,“义”与“气”的关系,如何接受礼物才是遵循‘义’);以及“义”如何可以帮助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分配公平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在《论语》中,孔子只被描述为教育家。他希望他的追随者成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全面的人”,因此他教给他们各种侧重于基本素质的科目。社会关系中的每个“名”都带有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名”包括君、臣、父、子、兄、弟等等,拥有这些头衔的人必须正确履行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这是对孔子正名学说的解释。孟子是东亚最受欢迎、最著名和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儒家学派的历史上,他发展了孔子在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并为中国人实践了两千年的人生哲学。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学说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是中国教育的支柱和中国价值观的根源。孔孟重视以“义”的概念指导人与人、父子、兄弟、君臣的关系。本文将探讨孟子的“义”概念,以及实践“义”对人、家庭、国家和国家的意义。在《告子上》第10节中,孟子陈述了“义”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人有两个选择,“命”或“义”,只能选择一个,他将如何抉择?这种选择将反映和评估人类的行为。如果选择“义”,则不止要自己实践,还要必须和别人一起实践。如果选择“命”,则很可能不仅不实践“义”,还会假装实践“义”。《离娄下》中的齐人就是这样,他没有实践‘义’,反而跟妻妾假装自己有“义”,这就是小人的做法。小人会选择“命”,而君子的“义”就是命。在《尽心上》第15节中,他解释了“生而有之”的含义,即人类无需先前学习即可完成的事情或无需思考即可获得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人类天生就有仁义。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长是其表现。孟子也将孝敬父母称为仁,将尊敬长辈称为义。这意味着每个人都生来都有仁义,“义”作为“四端”之一(《公孙丑上》第6节),随着修炼而成长。孟子在《离娄下》第5节中描述了统治者对平民的影响。庶民随君而行。如果君王实践了“义”,平民就会实践“义”。普通人总是仰慕和效法处在高位的人。当孟子和告子争论人性时,他支持了这种平民跟随领导者的想法。《告子上》第6节提出,当百姓饥寒交迫时,王不能要求百姓仁义,首先,君王必须帮助平民在繁荣时期和匮乏时期都能获得最低限度的食物和衣服,关于“义”的修行将在人民经济安定后开始。如果统治者食用自己耕种的食物并与平民并肩工作,那么他是否正确实践了“义”?如果君子吃他自己种的粮食,穿他自己织的布,那么他是否正确地实践了“义”?关于这组问题,《滕文公上》第四节中,孟子在与陈良(许行的弟子)的讨论中给出的答案。他钦佩统治者能完成他的下属应该完成的任务,他也很钦佩陈良的老师许行,他以自己种植的庄稼为食,穿着短褐衣服,但若君子忙于耕作,君王忙于做饭,谁来管理百姓的事?谁在乎人的道德和教育?孟子告诉陈良,有两类人,用双手工作的人和用头脑工作的人,用头脑做事的人必须带领用双手做事的人,这样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这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义”。为什么君子去见君王是不对的?孟子在《滕文公下》和《万章下》回答了这个问题。《滕文公下》中提到有种说法认为凡是见君王的人都必须同意君王的说法,使君王不怒,这其实不是正道。君子有道,如果他们看到国王放弃了道,他们必须询问并引导他回到道上。如果不是谢柳、段干木那样的紧急情况,君子是不愿见君王的。但是,如果君子担任大臣,他必须去朝廷做他的工作。君子之间的尊重,必须是相互的、平等的。孔子不在的时候,阳货送他礼物,孔子并没有直接去拜见阳货,而是一直等到阳货出门(才去回礼)。孟子和万章之间的另一场争论是关于统治者召见读书人的原因。万章认为,君王召见读书人的原因是他受人尊敬、见多识广。孟子拒绝了这个论点,因为如果读书人是值得和知识渊博的,那么君主怎么能召唤他?学习者应该尊重老师。在《离娄上》第27节中,孟子概述了各种美德的重要性。他首先解释说,为父母服务是最高层次的“仁”。其次是’义’,如果弟弟跟随并尊重他的哥哥,那就是“义”。在我看来,以仁为本,就是立德之本。如果这个人不是人,就不需要美德。人若不仁,勿行“义”,无礼无智。根据孟子的理论,在“仁”之后,“义”是第二重要的美德。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仁,但不运用“义”,他将无法获得礼节和智慧。仁、义、智、礼,发于人之四肢,生于四端之心。四肢会随着时间而增长,但四端不会。你必须找到一种技术来培育和种植它们(《公孙丑上》第6节)。如果这个人成功地培植了“四端”,他会在他所说的一切中遵循它们。他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会跟随他们。,没有人能阻止他。但是,如果他不这样做,他将根本没有能力为他的父母服务。如果“义”指的是人们为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所做的行为,它会变得外在吗?孟子和告子关于“义”的内在性或外在性的争论在《告子上》中有所记述。此外,此章还有关于孟季子、公都子以及孟子思想同异的论述。从孟子和告子的讨论可以看出,尽管告子提到了“义”和“仁”,但孟子总是在争论“义”。在我看来,这意味着孟子同意告子对“仁”的看法,但不同意他对“义”的看法。孟子不同意“义”的外在性,但这并不一定不意味他相信“义”是内在的。“义”是“利”的反义词。在《孟子》中,“利”表达的是对个人自身利益的好处,而不是对整个社会的好处。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考虑了利益,关系就会被破坏。如果大臣确定支持另一个国王的利益会更大,他将加入他。利益将决定儿子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他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约定的利益,他就不会为父母服务。弟弟也不会服从他的哥哥,直到他从他那里获利。“义”是指一个人为加强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纽带而采取的行动,而“气”代表个人的能力,与“义”相关的行为必须依靠“气”来实践。在生活中,有许多使人生气的情况。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控制自己,做一些不遵循“义”的行为。《公孙丑上》第2节介绍了不动心的表达。不动心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不动心是指没有什么可以迫使人做任何不遵循“义”的行为。让一些人伤害“气”或不追随“义”的事情是金钱、职位、愤怒、快乐等。礼物必须有特定的原因,仪式性地给予,由坚持“义”的人提供,并且应为真正的君子所接受。我同意孟子的观点,无故接受礼物是一种贿赂。贿赂是提供给工作中的管理者的礼物,让他们忽略工作场所中某些人的不足或给予某些员工不应该得到的好处。贿赂是公众为换取利益或逃避处罚而向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的礼物。一个高尚的人不应该接受这样的礼物,应该永远把国家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贿赂是向政治家、媒体专业人士和宗教领袖支付的款项,以促进统治者的政策并忽视他们的失败。在有条件地接受礼物的情况下,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根据孟子的要求,老百姓或老百姓与智者之间的礼物交换是有益的,因为它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凝聚力和相互依存性。但是在我看来,智者或贵族接受统治者的礼物是一件不可取的事情。因为智者的目标是实现人性和正义。这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与统治者的利益发生冲突。大多数统治者都希望以各种方式保并扩展他们的王国,即使这种方法与“义”不一致,这就需要智者在教育和建议统治者以使他们回归正确道路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若君王以前曾给过他们礼物和金钱,那么智者又将如何建议统治者?“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义”是指弟弟对哥哥的尊重,“义”是指年轻人对长辈的尊重。所以如果把“义”应用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因缺乏相互尊重而发生的争吵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