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们对待教育技术的态度已由“可不可用”转变成了“怎么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将技术看作是促进教育变革的最深刻动力。但事实上,技术在教育中还没有发挥出人们所期望的影响与作用,反而还带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这些都是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地方。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重要性和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特殊性,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具体表现为技术利用情况——高频率、低效率,技术设计情况——重实践、轻理念,技术操作情况——教师掌控、失误频发三个方面。从应用现状中的“高频率”和“重实践”等方面来看,多媒体技术的确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但从“低效率”“轻理念”“教师掌控”“失误频发”等方面来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与不足也成为了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代价的基础与依据。结合以上对现状的研究及小学语文的课程特点,根据吴忠豪教授对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任务的划分,主要从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人文素养四个方面对小学生在多媒体语文课堂中的学习代价进行研究、探讨。但是,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平均的、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相互影响的、有所偏重的。特别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实践性、生活性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到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代价都会同时显现,有些代价可能不会出现或程度较轻。在探讨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生语文学习代价的原因时,不仅有实践中的原因,也有教师技术价值观与教育观中存在的问题,将根源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在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多媒体学习代价控制策略的研究中,则需要厘清小学语文教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要调整师资培训的重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技术设计、运用水平;还要完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标准,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及时、正确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进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革新作用,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