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1947-)现著有十八部小说,三部回忆录,一部诗选,一部评论集和四部电影剧本。在《纽约三部曲》发表以前,奥斯特因翻译并主编《兰顿二十世纪法国诗歌选集》和撰写过若干颇富洞见的评论文章而小有名气。三部曲发表以后,他名声大振,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被捧为名流,引起各国文学界的瞩目。1995年后,与他有关的评论文著激增。他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并常常与纳散尼尔·霍桑、塞缪尔·贝克特、罗布—格里耶等文学大师相提并论。美国评论家斯文·博克特斯曾将奥斯特喻为“当代美国文人盛宴中的一个幽灵”(Birkerts,1992:338)。奥斯特在他的作品中揉和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和技巧、存在主义思想以及清新流畅的散文风格。他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深意,以及他长期以来对个体存在意义的孜孜以求,都赋予了他的小说以当代美国小说所罕有的哲学深度。奥斯特致力展现充满偶然和荒谬的现代生活。偶然因素是他定义现实主义的一个关键内容。他认为生活本无意义,但个体只要存在就必然追求真理和意义。这种对虚无的接受和对意义的追寻,成为奥斯特小说不断探索的主题。他的主人公多为骚动不安的追寻者,或者在广袤无垠的美国大陆上向着未知的目标孤独前行,或者沉迷于内心世界的漫游,努力寻找能赋予他们生命以丰富内涵的心灵启迪。纠葛于一个能指不断滑动延展的文本世界中,这些主人公的命运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适应身处的环境。他们对无意义为生命第一法则的接受或拒绝,以及他们能否在绝望边缘仍怀有奋力向前的勇气,最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或失败。近两年来,随着奥斯特的七部小说被译成中文,他在我国读者群中的影响日趋扩大,但尚未引起我国文学评论界的足够重视,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也屈指可数。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读者对这位美国文坛名将的充分认识。本论文对奥斯特小说中所关注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够成为我国读者理解奥斯特的基础研究之作,同时也力邀国内同仁对他的小说世界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本论文侧重考察奥斯特的创作主题。在二十几年的创作过程中,奥斯特的小说始终围绕着若干主题,如个体的生存困境,自我本质的秘密,语言的词难达意,理解的多重角度以及当代生活中所弥漫的认识肯定的缺失。这些主题构成了奥斯特对存在意义的不懈追寻,追寻也因此成为本论文的叙述主题,它展现了奥斯特的主人公们为理解生活、理解自我而上下求索的艰难历程。鉴于奥斯特小说所体现的主题多重化和体裁多样性,本论文采用辩证的批评方法,将历史分析、哲学理论研究和具体的文本阐释结合起来。论文涉及了奥斯特的八部被公认为经典佳作的小说。笔者认为对于它们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奥斯特的诗学特征。这些小说所体现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使得后现代派文学理论和存在主义思想成为行之有效的批评工具,但本文并未对它们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而是选取其中与作品相契合的理论部分进行分析和引用。此外,论文还引用了与作品相关的其它哲学和文学理论,如福柯的权力关系理论,犹太主义关于赎罪和重生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自由的论述。这些观点也为理解奥斯特的小说主题提供了恰当的理论背景。本论文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束语。绪论部分介绍了奥斯特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他身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的哲学和文学理论影响、以及他的作品在法国、美国和中国的反应。它为解读作为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的奥斯特提供了背景知识,同时也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奥斯特的发轫之作《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这部回忆录也是奥斯特诗学的奠基之作,它几乎涵盖了其后所有作品中不断出现的重要主题。尽管奥斯特从未将犹太思想作为创作的核心内容,但犹太传统仍构成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常常直接地或以隐喻的形式揭示自身的存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这部回忆录具有明显的犹太文学特性。它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的追忆,尤其是对犹太家庭历史和犹太民族历史的追忆。因此,这部作品可以解读为奥斯特对于自己历史身份和历史处境的追寻和理解。在回忆录的第一部分《隐形人的肖像》中,奥斯特力图理解已故的父亲并将之付诸文字,这种努力使得作品再现了犹太文学中常见的寻父主题。奥斯特此后的作品也常常围绕着子对父的追寻,但这个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延伸变形为对身份、真理和正义的追寻,甚至扩展为作者对文字叙述和再现本质的追寻。在回忆录的第二部分《回忆之书》中,奥斯特的自我追寻逐渐让位于对回忆在身份构建中所起之作用的思考,从而将追寻指向了犹太民族的历史创伤以及个人和民族的拯救和重生。同时,由于奥斯特的认识论和哲学思想深受存在主义理论的影响,他对犹太主题的探索结合了存在主义关于自我、存在和死亡的思考。死亡和重生这个悖论也体现在“房间”意象上:这个在奥斯特所有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意象既体现了对孤独和死亡的本体恐惧,又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再生源泉。论文的第二章侧重对自由的探讨,它体现了奥斯特在社会政治语境中追寻对人类处境的理解。奥斯特的自由观点似有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他认为自由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特质,它根据内心世界的自然法则行事,不受外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承认个体自由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首先,自由本身就包含着不自由:个体对自由的过度迷恋会使他沦为绝对自由的奴隶,自由也因此展现出其强制性的一面。其次,偶然因素,无论是象征着无意义的混乱的偶然因素,还是能够揭示宇宙之神秘结构的偶然因素,都会左右个体的存在,限制个体的自由。再者,奥斯特认识到自我也是权力机制约束和规训的产物。在《命运之音》中,美国社会是一个高度规范化的社会,严格细腻的纪律网络将个体塑造成驯顺的主体。他不仅服从于各种不断施加于其上的规定和指令,而且他还会将这些规范内在化,从而自律地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规范的执行者。在小说中,奥斯特通过描述故事主人公对自由的争取和失败,揭示了二十世纪后期美国资本主义体制已经严格地控制了所有身处其中的个体,尤其是那些位于社会最底层的个体。尽管在权力关系网络中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约束,但穷人往往会受到更为暴力的压迫和剥削。这种认识引发了奥斯特对于美国梦破灭的阐述,这个主题也是小说《海怪》和《玻璃城》所致力展现的主题之一。论文的第三章考察了奥斯特从语言本质的角度追寻对知识和身份的理解。根据西方现代语言观点,语言符号链上能指和所指的断裂导致语言缺乏终级的意义指向。这种认识使得《纽约三部曲》中的认知追寻成为不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真理,即使存在,它也会因能指的不断替换滑动而难以抵及。因此,三部曲中的侦探无法解码证据,也无法认清事实真相。而且,由于自我的认识立基于语言,能指和所指的断裂破坏了自我认识的完整性,取而代之的是分裂、多变的多重自我。自我的这种破碎性和不可理解性导致三部曲中的侦探无法识别(臆测中的)罪犯的身份,反而引发了他们对于自我的重新认识。最终,这些侦探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消失了的罪犯,他们还要面对迷失的自我,双重的身份甚至被偷换的身份。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奥斯特本人完全否认身份构建的可能性和完整性。事实上,奥斯特认为稳定的身份构成仍然是可能的,因为它不仅包括了个体在个人生活中的种种角色,也包括了个体作为特定民族成员的历史身份和作为世界事务参与者的稳定身份。论文的第四章探讨了奥斯特追寻的反体裁叙述模式。虽然他的许多小说在开始时都会呈现出某种文类的叙述特征,但随着叙述的推进,它们往往又颠覆了这些文类的叙述程式。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这部回忆录中,奥斯特展现了后现代主义自传或传记写作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对可靠性、真实性和连贯性的强调转向实验性写作。它们不仅否认自我完整一致的可能性和作者的权威性,而且还消解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以反映生活的混乱无序。在《纽约三部曲》中,奥斯特通过杂乱无章的地理环境、悖论式叙述和跨文本人物来构建一个迷宫般的文本世界,从而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基本程式。作者的自传信息渗入虚构的小说文本,打乱了作者和人物之间的传统分界。三个故事中的侦探和罪犯不仅互为对应、互换身份,甚至成为作者的替身,使得原本就不稳定的小说世界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在《命运之音》中,叙述逐渐由旅途漫游转向强迫性的静止状态,从而消解了流浪汉小说最基本的叙事结构。但是,颠覆并不是奥斯特追寻的最终目的,而是表达追寻过程的一种方式。在奥斯特看来,这个过程正是体现个体存在的全部内容。论文的结束语部分总结了奥斯特的诗学特征和局限性。对存在意义的执着追寻是奥斯特区别于其他当代美国作家的最基本特征。他认为艺术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创造风花雪月,而是理解世界本貌、探寻个体生于斯之意义的一种方式。这种努力促使奥斯特的主人公们踏上追寻之路,在历史、民族、语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力图把握源生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的真谛。值得注意的是,奥斯特的世界观从本质上讲是消极的。他个人的绝望来自于当代美国生活中所弥漫的怀疑情绪,这种怀疑从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扩散到对语言、自我和作者地位的本体质疑。奥斯特通过两种方式来强调面视绝望的勇气:其一是塑造虽怀绝望但仍孑然前行的人物形象;其二是展示虽无意义但仍不断追寻意义的写作过程。可是,这种姿态本身也暴露了奥斯特作品的局限性。奥斯特的社会批评从未指向更为积极的社会参与和改造。他笔下的主人公对现实的认识往往是狭隘的,他们沉迷于孤独的自我意识漫游而不是为人类福祉添砖加瓦。这种自我本位导致奥斯特小说中的主人公无法在为推动社会进程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