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格生长轨道变化情况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2岁内儿童身长、体重发生“追赶生长”或“生长减速”的状况及影响儿童身长变化的因素。研究对象和方法收集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体检资料,按纳入标准:(1)所有儿童均为单胎、足月儿,出生时排除影响体格生长的疾病;(2)随访资料完整:﹤1岁≥6次(至少每2个月一次),1~2岁≥2次(至少每6个月一次);(3)排除生长过程中出现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者,共获得资料完整者331例。分析体格生长状况依据标准:(1)生长参数:2000年美国CDC儿童生长资料;(2)“追赶生长”或“生长减速”定义为身长或体重百分位值较前次年龄段百分位值上抬或下跨≥一条主百分位线,且身长能稳定于新生长轨道。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中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身长百分位线变化的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分析2岁内不同身长变化儿童的父亲身高、母亲身高、基础身长情况。结果(1)2岁内54.08%(179例)的儿童发生246人次身长“追赶生长”现象,16.92%(56例)的儿童发生63人次身长“生长减速”现象;(2)儿童3~6月龄、7~12月龄、13~24月龄身长变化与母亲身高、儿童基础身长相关,7~12月龄身长变化同时与父亲身高相关。结论(1)2岁内约2/3的儿童身长百分位线发生改变;(2)儿童出生时的体格生长水平反映胎儿期生长,不完全决定生后生长情况;(3)判断2岁内儿童身长变化需综合考虑基础身长、遗传和儿童期开始年龄;(4)身长反映儿童生长潜力,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观察指标,判断体重变化宜以身长为基础。
其他文献
“世上本无所谓的垃圾,只有堆放不正确的物资。”垃圾分类做到这个程度,人类文明就上了一个新台阶。笔者十几年前就考察过日本的垃圾分类,充分关注了上海率先强推垃圾分类,也
随着CT的广泛应用,颅脑外伤的诊断速度和确诊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1].我院2000~2002年收治24小时内CT扫描阳性的急性颅脑外伤150例,本文就其CT表现及检查注意事项讨论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