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通航条件优越,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将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有机的相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水运能力在区域经济协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已超过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的运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多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建设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港口,治理航道,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长江推行的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历经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的改善了以往长江船舶平均吨位小、船型杂乱、部分船舶技术落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提高了长江航运的竞争力。中小型民营船舶多由船民个体经营,船舶经营者集船东、船长为一身,常年从事长江沿线货物运输业务,采取挂靠航运公司但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发展迅猛,有资料称其分摊了长江散货将近80%的运量,已成为长江沿线一支不容忽视的船舶运输力量。民营船舶是我国航运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产物,多年来为长江航运,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久以来,中小型民营船舶未引起行业足够的重视,其表现出的技术经济特性也常遭到忽视。另外,个体性质的中小型民营船舶总体技术落后,事故频发,安全性能差也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以该类船舶为研究对象,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从经济性、船型、安全性三个角度对其展开分析和评价。经济性方面,根据长航集团的调研资料,将中小型民营船舶与长航集团同类船舶从建造成本、燃油成本、船员工资成本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成本角度明确了中小型民营船舶在现阶段体现出的经济优势和发展成因。船型方面,首先介绍了一类典型中小型民营船舶的船型特征。然后对比标准船线型建立了统一的经济计算平台。通过分析营运经济指标差异,对该类船型及各项特征给出了定量的评价,然后结合分析给出了同类船舶的一些设计建议。安全性方面,结合事故统计资料和船舶安全评价理论建立了船舶安全评价模型,分析了中小型民营船舶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该类船舶安全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