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基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β-二酮镧系发光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产率(QYs)而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荧光免疫分析、通信和光电子器件等领域。但在镧系配合物中,Ln3+离子的大半径通常会使溶剂或者水分子参与配位而导致QYs降低。实现高的QYs需要减小配合物的非辐射速率常数和能够提供良好的敏化稀土离子发光的基团。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实现高QYs的发光材料。1.设计并合成了以蒽为骨架的双β-二酮配体,1,8-双(4,4,4-三氟-1,3-二氧丁基)蒽(BTDA),在蒽的1,8位引入两个β-二酮单元实现了对双β-二酮配体结构的可控。配体与氯化稀土盐以3:2摩尔比反应形成三层夹心稀土配合物[Ln2(BTDA)3](Eu,Yb,Nd和Gd)。配体的紫外吸收在可见光区,有效敏化Ln3+离子(Yb3+,Nd3+)近红外发光,从而导致激发波长发生红移。光物理研究显示配合物[Yb2(BTDA)3]的发光量子产率为3.3%。2.设计并合成了以蒽为骨架的三个双β-二酮,三个双β-二酮是在BTDA的基础上,通过延伸多氟烷基链得到的,并进一步通过Diels-Alder反应引入TCNE对其修饰,得到三个双β-二酮配体(L1,L2和L3),实现了对配体三线态能级的调控。与三氟甲磺酸稀土盐以2:1比例反应形成稀土配合物(HNEt3)[Ln(L)2](Eu,Yb和Gd)。X-射线单晶分析证实配合物是单核配合物。此外,引入TCNE,增强了配体的三线态(T1)能级,有效地敏化Ln3+离子(Yb3+,Eu3+)发光。光物理研究显示配合物(HNEt3)[Ln(L1)2]的发光量子产率(QYs)高达66.9%。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前,通过微电网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评估问题已成为一种有效地方法。由于独立微网的结构会导致能源调节能力的不足,针对独立微网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层次化微网模型。然而,由于层次结构本身存在着通信时延、通信波动等不确定性,使得消纳能力的评估不准确。因此,在考虑通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层次化微网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最大化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方法处理问题时通常采用传统的线性规划方法进行策略求解
近期,稀土发光配合物材料因具有独特优异的光学性质而被用在各个领域上。然而,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不固定且缺少明确的配位几何,构筑具有明确配位导向的配体和高发光量子产率的稀土发光材料成为了一个挑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双β-二酮配体,并与稀土离子自组装得到了一系列配合物,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设计并制备了以二苯醚为间隔基的双β-二酮配体4,4’-双(4,4,4-三氟-1,3-丁
首先利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了含一系列内嵌金属钬(Ho)富勒烯的烟炱,然后以二硫化碳为溶剂通过索式提取法获得了可溶性富勒烯和内嵌金属富勒烯提取液,最后使用循环型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多步分离得到了四种新型的双钬金属富勒烯Ho2C82(I),Ho2C82(II),Ho2C94(I)和Ho2C94(I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质谱与分析型HPLC分析的结果表明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