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中职语文课程任务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文化基础课,承担着提高中职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艰巨使命。自2010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起,笔者所在的天津市成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承担近半数的试点任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是与如火如茶的中职专业课程改革相比,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改革显得冷清而又滞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要么沿袭职业教育的老路,要么参照普通中等教育的改革邯郸学步。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需要也必须大力开发本地的地方的语文课程资源。那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语文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现状如何呢,经笔者走访调查,当前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是:一、语文教师开发与利用中职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淡薄。二、语文教师对中职语文课程定位的认识模糊。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体现中职生的专业性。四、中职学校对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视不够。为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中职语文课程势必要进行改革,首当其冲要深度挖掘、精心选取、有效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才能最终实现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教育效果。有代表性的地方人文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增强地方文化的自信,培养中职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这些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本文在学习借鉴前人在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研究经验前提下,就如何将天津文化纳入语文课堂做出课程构想。文章共有四个章节:天津地方文化资源概说及开发价值与开发现状;天津市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与策略;天津市地方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计划;天津地方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案例。笔者认为开发利用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利用研究性阅读教学开发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二、利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发自然风光及名胜古迹资源。三、利用语文专题活动开发民间艺术、民间文化资源。四、结合专业,校企联动,开发工厂企业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