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类初期对山地的敬畏、依赖到后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山地的逐步了解,形成了成熟的山地观,还原其原本的面貌,将山地作为自然生态环境和审美的对象。时至今日,随着工业、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山地优美环境的向往和亲近自然的愿望变得愈加强烈。物质的充裕,让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寄情山水,感受自然,舒缓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紧张与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地型公园作为人们户外活动休闲的场所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作为一个多山的国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环境下,山地型公园的建设必然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但山地复杂多变的地形、脆弱敏感的生态等不利因素对山地型公园的建设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现今,山地型公园将朝哪个方向发展,有哪些新的设计手法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打开思路,寻找答案,已迫在眉睫。文章从以下几部分对山地型公园的设计营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及阐述。第一部分从山地型公园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对山地及山地型公园的相关概念、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并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而确定文章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史入手,从山地型公园的源头开始寻找答案,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总结中外山地园林的发展历史,探寻影响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山地园林设计手法的因素,继而联系到现代山地型公园的开端与发展,系统的梳理了山地型公园的整个发展脉络,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现代山地型公园的主要设计手法,明确其发展方向。第三部分落实到微观实践层面,系统地探讨了山地型公园景观所包含的内容,按照其形成划分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两部分,并从生态学、气候学、建筑学与园林规划等层面对山地型公园中水景、植物、道路、建筑、空间等人工与自然景观内容及生态、防灾的设计营建进行详细的探讨论述。第四部分以马鞍山石山公园为例,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项目中,从区位环境、场地建设适宜性分析、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景观视线、植物规划等方面探讨了山地型公园的景观建设。体现山地型公园在尊重山地地形特点及保护山地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效益,突显人文价值的建设要求。最后,总结了文章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就山地型公园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建议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