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视网膜组织中IL-1β、TNF-α、VEGF的影响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16只作为对照组,44只高糖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mg/kg),40只造模成功,随机分成臭氧治疗组和糖尿病大鼠组,每组各20只。臭氧治疗组以3次/天臭氧灌肠,维持8周;糖尿病大鼠组无臭氧处理。定期监测大鼠的体重及血糖,8周后眼球取材及腹主动脉取血。Evans蓝血管造影检测视网膜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和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结果:(1)臭氧治疗组和糖尿病大鼠组血糖高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臭氧治疗组和糖尿病大鼠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Evans蓝血管造影提示对照组视网膜血管形态无明显变化,臭氧治疗组和糖尿病大鼠组见荧光渗漏,浅层及深层血管变得致密,走行迂曲;臭氧治疗组视网膜血管化低于糖尿病大鼠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臭氧治疗组低于糖尿病大鼠组,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血清、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臭氧治疗组低于糖尿病大鼠组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氧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血管化和血管渗漏,并减少视网膜组织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提示臭氧治疗可能对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发展起到延缓作。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气管外伤、肿瘤切除等均可引起气管缺损,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行一期端端吻合。但当气管缺损长度超过一定的长度时,则无法进行无张力吻合,必须植入气管代替物才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