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和HPV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和HPV的表达水平,探讨P16和HPV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期P16蛋白和HPV联合检测可应用于宫颈癌的预防、诊断、预后的监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组织和4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P16蛋白和HPV进行检测,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脉管癌栓等多个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并综合分析宫颈癌中P16蛋白和HPV表达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的P16蛋白和HPV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正常宫颈组织与CIN和宫颈浸润癌,及CIN与宫颈浸润癌两两分别比较,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浸润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年龄、浸润深度、脉管癌栓无关(P>0.05)。淋巴结HPV阳性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细胞分化度和发病年龄无关。宫颈癌P16蛋白表达率和HPV检出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P16蛋白表达率和HPV检出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分别存在相关性,两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因此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淋巴转移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以协作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主题探究”和项目学习活动,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及其课程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本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失范行为,与证券交易同时产生并一直对证券市场秩序造成困扰。但是对于这类行为的刑法规制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才随着各国对金融市场的安全问题的关
激光加工因其非接触加工、加工精度高和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工业各领域。目前国内外在激光加工中普遍应用的数控系统是一种专用型、封闭式的系统,难
为系统研究蓝孔雀肉用品质特性,试验以甘肃鸿翔蓝孔雀高科技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所饲养的蓝孔雀为材料,随机选取1岁健康无病、发育正常的蓝孔雀12只(雌雄各半)集中屠宰,遵照
目的采用基因转染和RNA干扰技术,以人淋巴瘤Raji细胞株和人结肠癌CW-2细胞株作为实验细胞,研究新基因HA117的耐药功能,并初步探讨HA117基因影响CW-2细胞耐药性的机制;通过建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测定(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QST)检查的特点以及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es Polyneuropathy,DPN)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了2008年11月到2009年2月在华
本文通过甘氨酰胺盐酸盐与丙烯酰氯的反应合成了一种侧链带有双酰胺键的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NAGA)单体,在不加任何化学交联剂的条件下,NAGA水溶液能够光引发聚合形成超分子聚
本论文利用实验室测试的大量岩石力学数据、结合岩石声发射法、差应变及剩磁方法、测井法等对川东北地区河坝构造整个地层(以陆相为主)的岩石力学性质、地应力场及三大压力剖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D,VEGF-D)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的表达,探讨VEGF-D、CXCR4
背景:肿瘤细胞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全面阐述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是目前生命科学中较为前沿的方向之一。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试图监控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