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和输水通道,其水质是否达标是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环保设施以及有效的管理,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或间接的排入湖内,造成湖水污染。因此要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水质的要求,就必须对南四湖农村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能力强等优点,尤其符合我国广大农村的污水处理现状,成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最佳选择之一。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其中,硝化作用主要是在好氧环境中进行的,而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氧环境中进行。普通的潜流人工湿地由于结构的原因,自身不能同时提供好氧和厌氧环境,因此对总氮去除率往往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团队设计了新型的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该工艺已在室内试验阶段取得了成功。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室内试验的结果来建设中试系统,然后通过研究该系统对污水中氨氮、总氮、COD的去除效果来验证该工艺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同时,本文还对3种湿地基质的价格、吸附性能和生物膜量等参数进行了比对,并对4种湿地植物的根系泌氧能力也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对新型潜流人工湿地基质和植物的进一步优化筛选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在广大农村的推广应用提供应用借鉴。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一、新型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COD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湿地前部的好氧段,夏季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秋季也高于55%;湿地对氨氮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60%以上,去除率较高的部位位于湿地后部好氧段;湿地对总氮的去除率维持在50%以上,最高达到68%,与本工艺的室内试验的结果较为接近,说明本水质净化工艺在现实中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二、几种湿地基质的对比研究通过对火山石、沸石、碎石三种基质的比较发现:火山石的堆积密度最小,仅为693kg·m-3,碎石和沸石的堆积密度大约为火山石的两倍;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氨氮在三种基质表面的吸附在6小时后达到平衡;通过对等温吸附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发现火山石和碎石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而沸石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通过对方程相关参数的分析表明沸石对氨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火山石次之,碎石最差;通过生物膜量试验发现当体积一定时,沸石的生物膜量最大。三、几种湿地植物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四种湿地植物根系泌氧轴向分布进行研究,发现四种植物的泌氧浓度都是沿轴向先升高后降低,在从根基算起的根长度的1/4处达到最大值,在根尖处达到最小值;对根系的径向泌氧研究发现,四种植物根的径向泌氧能够扩散到周围500μm的范围;通过对泌氧量大小的比较得出4种湿地植物的平均泌氧量大小为:鸢尾>芦竹>香蒲>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