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最常见原因,占临床全部甲亢症的80%左右,其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症状、浸润性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本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GD的发病可能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由至今尚未确定的外因例如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而诱发自体免疫反应所致,其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性免疫病。目前认为其免疫致病机制是由于甲状腺细胞表面受体作为抗原,所产生的抗体与TSH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甲状腺素而引起甲亢。大量实验研究已证实甲状腺组织存在特有的自身抗原成分,目前已了解的主要有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或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研究还发现,甲亢病人甲状腺抗体的产生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至于引起甲亢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原因还不清楚。长 扬 要 期以来认为与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异常密切相关,例如抑制T淋巴细胞功 能的下降,辅助T淋巴细胞不受抑制地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 TS直接作用甲状腺上皮细胞,使其功能增强;亦有人认为主 要是甲状腺细胞因病毒感染、放射、损伤等因素,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 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临床上,对该病的处理仍局限于以口服抗甲 状腺药物为主,必要时辅以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由于未能从该病的病 因,即自身免疫反应着手或采取免疫调节干预进行治疗,造成甲亢患者 长期缓解率逐年下降的现状。巴 正常人体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依赖于T细胞和特异性抗原递呈细 胞uPC)之间协调的相互作用。幼稚T细胞必须接受双信号刺激始能被 活化。在T细胞激活中,如无第2信号叩共刺激信号)的存在,则T 细胞呈现失活或无反应性;若第2信号刺激过度,则有可能激活自身反 应性T细胞,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共刺激分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与机 体的体液免疫及外周T淋巴细胞的调节相关。近年来的体内、外实验证 明,有多对共刺激分子先后选择性作用于T细胞活化、分化的不同阶段, 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效应。B7-CD28/CTLA-4和CD40-CD40L是两对主要的 共刺激分子。己有研究报道,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上皮细胞、成纤 维细胞和滤泡细胞的共刺激分子CD40表达增加。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 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通过与相应 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是参与多种应答过 4 拘 要 程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近年来大量的体外及动物实验均证实细胞因子可 能在G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鉴此,从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在GD中的调节表达和相互作用异 常入手,分析协同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与G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不仅在理论有助于阐明GD的免疫致病机制,而且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 预后判断,最终为GD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1.GD $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其意义 采用免疫荧 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术检测了48例Graves病患者和历例正常人外周 血T细胞亚群(CD3、CD4、CDS)及共刺激分子(CD28、B7、CD40、CD40L、 4-IBB、0X40)的表达。结果表明,初诊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 群呈现异常改变,表现为CD3T 细胞和CD4* 细胞显著下降 (P<0.05,P<0.01),CD4”/CDS”T细胞比值倒置(P<0.of),共刺激分子 CD28在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of),T细胞亚群CD4-CD28”、 CDS“CD28“数量均减少(P<0.05,P<0.of),而 4-IBB分子表达显著地升 高吓刃.05人随访 10例治疗后缓解患者,T细胞亚群失衡明显改善, 共刺激分子 CD28的表达水平上调u川.01人 而 4l 分子的表达明显 下降(P<0.01),T细胞亚群*4”CD28“、CDS”CD28”数量均增加(P<0.01)。 2.GD $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定量分析了 40例皿 和 20例正常人夕周血(PB)中几-2,SIL-ZR,IL-6, SIL一6R(SgP130,SgP80)的含量。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 PB中 SIL-ZR。 IL-6、SIL-6R(SgP130,SgP80)浓度均显著升高(P<0.of),而 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