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PCT国际专利申请文件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我国许多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逐渐走向世界。同时,企业也愈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作为国际专利申请的一种,因其便捷的程序和广泛的影响,而备受关注。在我国,PCT专利文献的翻译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并且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报告讨论的是PCT专利申请文件汉英翻译项目。该项目中,笔者完成了约10万字(原文字数)的翻译量,深刻认识到PCT专利文献翻译并非由译者一人完成,而是在主体间性的影响下完成的,诸如原文作者、译者、项目经理、以及专利评审等多个主体参与下的协商行为影响着译文。本报告基于主体间性的理论视域,通过实例对PCT专利文档翻译中的多方协商行为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凸显翻译该类型文本的主体间性意识。本报告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PCT专利申请文件。第二章介绍了本项目中翻译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学习与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有关的翻译要求等。第三章从主体间性的发展及其在翻译理论中应用两个维度,梳理和分析了相关的主体间性研究,并指出在涉及有多方交际行为主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具有主体间性意识以确保翻译行为的顺利进行,进而针对本项目分别描述所涉及的主体,以及译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商行为。第四章结合本项目中的具体案例展示了译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商行为,突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间性意识有助于翻译行为的进行,并以此主张译者应该重视与其他主体进行协商。第五章以总结性的话语对PCT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意识进行梳理,主张以此意识加强在该类文本中的翻译实践生态的适应性。另外,在结尾本报告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内容。
其他文献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存在大量的相干斑噪声,对SAR图像进行分割易出现分割不精、边缘模糊等问题,融合改进的直方图PDE和二维Tsallis熵多阈值,提出了一种SAR图像分割算法。
图式最早是哲学范畴的概念,表示人脑中存储的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认为,人脑中的图式可以被激发、匹配,从而使人理解新信息并作出推测。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图式理论在阅读理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PCEA)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分娩镇痛法,本院探讨发现0.075%布比卡因与0.0002%芬太尼混合液用于PCEA较其它浓度布比卡因及芬太尼混合液镇痛效果好,第一、
目的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5例患者行ECMO治疗,经股动静脉插管,采用静脉-动脉(V-A)转流模式,辅助流量2.7~4.5 l/min,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部分联
运动神经元疾病是指病变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的一组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能力下降、肌容量减少和(或)伴
通信光电缆的良好运行,对于通信的畅通与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号光电缆日常维护与管理中,必须提高对铁路信号光电缆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维护措施与管理手段,有
近年来 ,信息技术取得了许多突出进展 ,特别是远程通讯、电子印刷、网络建设、多媒体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信息服务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视,高职商务英语写作也成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然而在高职学生商务英语写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