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况分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95990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某国产汽车为参考车型,基于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器,将原车型改制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改善其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围绕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完成了整车动力性匹配,确定了电机、发动机和电池的参数;应用ADVISIOR软件完成了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建模。选定了十六种标准循环工况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K均值聚类法,完成了对典型工况的分类,提出了相应的工况识别方法;对于选取的五种征工况,应用等效燃油消耗最小(ECMS)算法得到了相应的充放电等效系数与电量及等效燃油消耗的变化关系图,确定了五种表征工况下不同放电规格对应的充放电等效系数;实现了基于工况识别的具有四种工作模式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算法(A-ECMS),其中四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电量保持模式、浅充浅放模式、深度放电模式和电动模式。应用A-ECMS控制策略在NEDC工况、CLTC-P工况和PH组合工况下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性能仿真分析。NEDC仿真结果表明,在电量保持模式,新型混合动力系统百公里油耗为5.53升,满足国家新能源双积分政策经济性要求;相比于传统汽车燃油经济性提升25.6%;相比于电机助力控制策略燃油经济性提15%;相比于定参数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燃油经济性提升1.7%;相比于DP算法差3.8%。CLTC-P工况下仿真结果表明,A-ECMS控制策略电量保持模式的百公里油耗为5.3升;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节油29.3%;相比于电机助力控制策略节油16%;DP算法相比于A-ECMS控制节油1.1%。PH工况仿真结果表明,电量保持模式百公里等效油耗为6.53升,相比于传统汽车燃油经济性提升24.07%;相比于电机助力控制策略燃油经济性提升13%;相比于定参数ECMS控制策略提升6%,燃油经济性明显提升,说明了工况识别与ECMS相结合的必要性;相比于DP电量保持模式差0.31%。浅充浅放模式百公里等效油耗为6.59升,相比于传统汽车燃油经济性提升23.37%;相比于电机助力策略燃油经济性提升12%;相比于DP算法电量保持模式燃油经济性差1.2%。深度放电模式,百公里实际油耗为5.53升,相比于传统汽车提升35.7%;相比于电机助力策略提升26.3%;相比于DP算法深度放电模式燃油经济性差1.8%。
其他文献
锂离子储能器件由于其高比能量和高工作电压以及较高的效率等优点占据着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石墨阳极材料有限的理论容量和较低的反应动力学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因此需要开发新型高性能的阳极材料。本论文以多孔碳及其分散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多孔碳的孔隙结构及其与Mn O固/固界面的性能调控阳极材料的储锂性能,从而开发出高性能的硬碳及其分散Mn O阳极材料。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随着5G网络不断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发展成为了万物互联的景象。同时,车联网的发展也随着新一代平台应用的迭代而不断更新,智能化成为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先进的智能设备整合到汽车当中,汽车的内外饰造型和功能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由此,产生了诸多体验不一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使得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由传统的机械按键操作,逐渐转变成液晶触摸屏操作。越来越大的“占屏比”带来的却是令人
单相两级型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具有高效,电压利用率高且系统配置灵活的特点。传统单相两级型逆变器通常前级采用传统Boost提高输入电压等级,后级采用传统桥式逆变结构。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场合的传统两级型逆变器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本文以光伏分布式户用场合的单相两级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单相两级型逆变拓扑的结构改进与效率提升展开研究。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目前单相光伏逆变器研究现状,从该领域内现有的架构入
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全球能源危机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但也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微电网虽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在频率稳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需求响应的提出,为微电网的频率调节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需求响应参与微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了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和微电网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各种分布式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清洁可持续的电能受到更多的重视。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安全、清洁、高能量转换效率等优点。其中,锌-空电池因其体积小、无污染、理论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被视作新一代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但是锌-空电池也面临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的问题,因此,寻求高活性和稳定性,低成本的ORR催化剂,是实现锌-空电池大规模应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同时,传统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因此,建立绿色、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系统成为必然。由于燃料电池能够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表现出极高的化学-电转换效率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工具主要的供能电源之一。而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其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的设计。目前,作为贵金属铂(Pt)基催化剂的替代者,非金属碳材料来源丰富、稳定性高
我国地震灾害多发,接触网系统受地震激励易发生接触网断线、支柱倒伏等事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可通过阈值报警的方式提前使接触网系统自动断电,以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本文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区段接触网系统提出一个抗震阈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ABAQUS软件建立路基区段接触网系统仿真模型,试验无震条件下模态分析,得到了系统各阶振型和频率参数。并将试验模态分析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普及,加速了能源转型,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清洁型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及其并网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能源危机,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了影响。因此,合理处理配电网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造成的影响,是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也是影响分布式电源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研究重点,而采用无功补偿装
燃料电池(Fuel Cell,FC)是一种对环境影响低、高效率的发电设备,在未来的清洁能源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重要的能源供应装置,源于其对环境友好,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和有较多的燃料可以选择等优点。SOFC通常以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电解质,它的运行温度一般在800℃~1000℃之间。在高温下运行可以使YSZ拥有高的离子电导率,但高温会引起
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紧张和全球环境污染的逐渐加剧,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通常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然而,单一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不连续、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等缺陷,为了克服单一新能源发电的缺陷,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的分布式发电系统被提出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论述了单输入、多输入直流斩波器型两级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