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触痛、穴位压痛阈值、穴位表面温度、WOMAC指数(加拿大)、简式McGiLL疼痛问卷为观察指标,以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针刺治疗为干预方式,以针刺干预前、针刺干预后测量结果为对比因素,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敏化不同敏化形式的变化规律,探究触痛、压痛阈、温度特性等敏化形式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探讨穴位敏化机制,以期在膝骨性关节炎的疾病发展与针刺治疗上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28例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受试者,从体表感觉、生物物理特性等方面入手,以前期初步测试和文献评估结果作为选穴依据,筛选出 KOA敏化发生率较高的一组穴位,分别为:鹤顶(EX-LE2)、内膝眼(EX-LE5)、足三里(ST36)、血海(SP10)、犊鼻(ST35)、阴谷(KI10)、阳陵泉(GB34)、梁丘(ST34)、曲泉(LR8)、膝关(LR7)、阴陵泉(SP9)、命门(GV4)、委阳(BL39)、悬钟(GB39)、肾俞(BL23)、大杼(BL11)、腰阳关(GV3)、委中(BL40)、丘墟(GB40)。干预前,分别测量上述穴位的压痛阈值、表面温度,并测量WOMAC指数(加拿大)、简式McGiLL疼痛问卷,同时检测患者膝关节附近触痛点,统计其数量及出现的部位,得到56组有效数据。之后进行针刺干预,结合循经、局部选取穴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毫针针刺法,施以适当手法,留针30分钟,连续7天。干预结束2天后,再次测量触痛点数量及分布区块、穴位压痛阈值、穴位表面温度、WOMAC指数(加拿大)、简式McGiLL疼痛问卷,分析:①WOMAC指数(加拿大)、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在针刺干预前后变化情况;②干预前后触痛点数量变化情况、干预前触痛点好发部位分布情况;③受试者整体穴位压痛阈值均值、穴位表面温度均值在针刺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受试者各选定穴位压痛阈值均值、表面温度均值在针刺干预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针刺干预后,前后自身比较,WOMAC指数、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干预后,前后自身比较,触痛点数目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干预前,患者触痛点好发部位前四位分别为:区块7、区块4、区块1、区块11,分别出现的次数为:120次、70次、47次、43次。3.针刺干预后,患者整体压痛耐受程度较针刺前增加(P<0.05);针刺前后比较,血海、梁丘、曲泉、阴谷、内膝眼、犊鼻、委阳、阴陵泉、膝关、阳陵泉、委中、悬中压痛阈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鹤顶、足三里、腰阳关、命门、肾俞、大杼、丘墟针刺前后压痛阈值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干预后,受试者整体穴位表面温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自身比较,尚不认为选定穴位针刺前后表面温度有差异性(P>0.05)。结论:1.膝骨性关节炎症状缓解的同时,敏化态穴位整体压痛耐受程度增加,且以膝关节附近的穴位为主。2.膝骨性关节炎触痛点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内侧面、腘窝处及其附近,随着症状好转,触痛点数量减少。3.敏化态穴位作为反应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疾病具有紧密联系,其敏化程度与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