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处于改革的深水期,加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主要的金融支农任务,安全经营成为重中之重。近几年我国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不和谐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对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03年国务院明确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商业银行模式、合作银行模式和完善合作制模式。在此指导下,全国农信社改革由试点广泛推广,但目前对其改革中的风险防控效果的具体论证还很少,因而选择农村合作金融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扬州市作为苏中地区的核心城市,一直不断地完善基础建设,明确产业定位,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但“三农”问题在扬州农村也是十分突出,农村地区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农村工业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选取扬州市农村地区为例,既可以从发达地区农村吸取经验,又可以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下加强农村区域金融安全为背景,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路,从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出发,介绍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而考察其风险成因包含了极强的农村区域性特征,并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主要风险类别及生成机理,结合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预警评价的理论经验,对扬州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测度,找出影响风险水平的主要因子。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选题背景和意义,交待研究思路和框架体系、文章的内容安排和研究可能的创新。第二章,研究现状综述。回顾相关研究成果,对金融风险理论进行介绍,梳理了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现有研究成果,包括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因和类别以及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并作简单述评。第三章,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相关概念界定并介绍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模式和经营现状,分析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产生背景,以扬州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别及其生成机理。第四章,扬州市农村合作金融风险水平的测度。借鉴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测度方法,利用扬州市2005-2010年主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风险测度。第五章,结论与对策建议。总结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据此提出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