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空前繁荣。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旅游消费不断升级,旅游产品结构面临重大调整,深度观光游、体验游及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和旅游产品供给都在快速上升。当今旅游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旅游业所能涵盖,旅游活动的空间也逐渐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当前的旅游规划面临着如下矛盾:第一,对旅游体验的多样化重视不够,造成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的单一化和标准化;第二,未能把旅游旅游体验与旅游环境的管理有机结合,造成在不适当的环境开展不适当的活动,破坏旅游体验或旅游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三,旅游的空间尺度不断扩展,使得旅游景观管理突破传统景区的界限,旅游公共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日趋重要。而传统的旅游规划不能提供区域尺度上的旅游开发管理工具,造成景区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减低了区域整体旅游环境的质量。基于上述现实问题,本文应用“游憩机会谱”理论,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全域旅游规划为案例,重点研究下述问题:第一,研究环境类型分区。通过分析牙克石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对牙克石市域环境进行分区,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的旅游环境,包括城市型环境、郊区型环境、乡村开发环境、乡村自然环境及半原始环境,打造多样的旅游体验环境。第二,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设施、活动的匹配关系。以五种不同类型的旅游环境为背景,研究与其环境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活动类型,将旅游体验与旅游环境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环境、设施、活动相契合的旅游体验环境。第三,研究区域层面旅游规划的管理维护机制。对区域性的旅游环境进行规划与管理,跨越行政边界,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与日常维护机制,使旅游环境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通过研究试图以旅游体验为中心,将区域的旅游环境、旅游活动和旅游设施有机统一,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规划管理工具。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旅游规划的相关方法,游憩机会谱规划方法是以区域整体环境为基础,通过界定不同的游憩环境,为游客提供特定的游憩体验,满足不同的游憩偏好。在全域旅游时代背景下,“游憩机会谱”以大区域为环境背景,以抓体验要素为核心的规划方法为我国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依据。本文从游憩理论入手,应用游憩机会谱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游憩环境的类型、设施、活动管理等进行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游憩体系框架,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研究文献,依托游憩机会谱理论(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借助GIS技术,采用因素评价法和GIS空间分析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牙克石市域的区域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文章总结了影响游憩环境的四种因素,包括与道路的距离、土地覆盖类型、与人口中心的距离、人文景点密度。通过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四要素进行叠加分析,并对区域环境资源综合评价,最终将牙克石区域划分为城市型、城郊型、乡村开发型、乡村自然型、半原始型五大环境类型,为区域旅游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接下来,基于不同的游憩环境类型,从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游憩活动管理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全域旅游开发导则。文章提出了完整的市域游憩机会谱应用设想: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构建宏观层面的区域空间环境类型,依托环境背景提出中微观层面不同的“机会”(活动和设施)导则。文章形成了连续的、可操作的游憩机会谱体系,为游憩者提供了由环境、活动、设施组合的多样游憩体验的环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