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科学教育而论,它也许可以拒绝作为尺度的人文教育的考量,但恐怕很难拒绝作为参照的人文教育的审视。人文教育也是如此。其实,无论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单从其自身的眼界都不可能看到整全的自己,而必须借助自我的他性或他者的眼光。对于科学教育而言,人文教育就是一种他性,就是一种他者的眼光。人文教育亦然。基于这一点,本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进行了讨论和思索。全文分为了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现状、方法与概念进行了阐述论析。第一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之可能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当下融合在理论、历史向度上具备了可能性。理论向度上,认识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上有较充分的准备:认识观上,真与善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哲学的基础;价值观上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化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内蕴的道德要求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伦理上的根据;方法论上,科学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都逐渐显露出其解决教育问题的局限,科学人文主义成为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方法论基础。历史向度上,作为“外围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史和作为“内围史”的人的精神发展阶段史都蕴藉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的线索。第二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关系的实质。在分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关系之内外部表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关系的实质是“人—世界”关系的重拾或确立。其中,外部表征上,我们认为“教育融合”显现为依存—开放、民主—平等、生成—创造和以人为本四个特点;内部表征上,“教育融合”表现为教育中人与人关系的重建,即由单向的“占有”关系转变为交互的“生存”关系,和教育中人与教育文本关系的重构,即由以往封闭的“我—它”关系提升为开放的“我—你”关系。第三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基于对“教育融合”之可能性及其实质的思索,我们从教育融合的实际形相和教育融合的实现两方面阐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其中,教育融合的实际形相方面,我们具体分析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各主要构成要素,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或互涉或互补或互动或互渗的关系;教育融合的实现方面,我们提出了尝试建立“科学—人文”教育联合体、知识—教材设计的生态化、倡导自由、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等建议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