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系统性的评估临床中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影响。文献检索:系统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2012年8月)、MEDLINE数据库(2012年8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2年8月)关于他汀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1.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对象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排除标准:1.非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对象为非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无安慰剂对照,主要是比较不同他汀药物效果的试验。数据提取和分析:根据纳入标准,两名研究者分别对试验进行分析、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估,合适的试验纳入Meta分析。主要结果:在检索的文献中有4篇符合纳入标准,总共有1078名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有531名,服用安慰剂的有547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均符合临床或病理标准。在被纳入的4项试验中,M.Sano2011和Simons2002研究的是辛伐他汀,但是在M.Sano2011试验中,前6周患者随机服用20mg/d的辛伐他汀或安慰剂,在以后的18周里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剂量改为40mg/d。在Simons2002试验中,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在开始的4周里剂量为40mg/d。在接下来的22周里改为80mg/d。在试验LEADe和ADCLT2005中,试验组的患者均服用80mg/d P可托伐他汀,随访时间分别为72周和6个月,但在试验LEADe2010中,患者同时也服用1片10mg的多奈哌齐。4项试验中,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定量表(ADAS-Cog)均作为主要的结果变化评估方法,同时也给出了精神状态量表(MMSE)从基线的变化差值,除Simons2002试验外,其他3组试验还提供了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的变化差值。所有提供的数值均是以平均值±标准差(SD)的形式。由于试验合并后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所以我们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而不是固定效应模型,而且我们进行了两个亚组分析:一是评估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二是评估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总的来说,从ADAS-Cog (MD0.98,95%CI-0.87,2.83, P=0.30)、MMSE (MD0.82,95%CI-0.30,1.95, P=0.15)和NPI (MD-1.41,95%CI-3.47,0.65,P=0.18)的随机效应模型上看,他汀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并没有保护作用。在试验ADCLT2005中证实,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确实可以提高认知功能。在排除试验LEADe2010的亚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汀类药物在ADAS-Cog (MD1.79,95%CI0.15,3.43, P=0.30)方面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在MMSE (MD1.33,95%CI-0.83,3.50, P=0.23)方面没有。在亚组分析中,辛伐他汀在ADAS-Cog (MD1.24,95%CI-0.45,2.92, P=0.15)和MMSE (MD1.28,95%CI-2.41,4.98, P=0.50)方面没有有效的作用,同样阿托伐他汀在ADAS-Cog (MD1.50,95%CI-3.06,6.05, P=0.52)和MMSE (MD0.77,95%CI-0.57,2.10, P=0.26)方面也没有保护作用。结论:Meta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没有保护作用。但是此次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我们需要更多大型的、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去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