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丑角在中国戏曲文化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者。他们凭借令人惊叹的绝活、讽刺批判的精神、滑稽可笑的语言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又安抚了心灵的伤痛。经过历史的积淀、艺术的磨砺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放射出独特的文化光芒。他们力避庸俗浅薄的调笑,在逗笑中杂以讽谏,显现出伟大的喜剧精神。它是最具娱乐特质的行当,却又自觉担当起针砭时弊、为民请命、惩恶扬善、规劝教化的重担,毫无独立性的依附于他人生存却又在娱乐逗笑中显现出桀骜不驯、睥睨一切的勇气。所以司马迁称赞其“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本文首先梳理了丑角形成的历史过程。丑角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行当,其演变过程和戏曲的成熟过程基本一致。因此,在论述丑角源流时参照戏曲的发展历史,分别从优戏、唐参军戏、宋滑稽戏、元杂剧等几个戏曲形成的重要阶段进行考察,以期勾勒出丑角的大致轮廓。丑角有着悠久的历史,戏曲演出被称为“优孟衣冠”,即因优孟乔装打扮智劝楚庄王的故事而得名。出现在西周末年的俳优、侏儒一般被视为丑角的鼻祖。唐代参军戏里的苍鹘继承了俳优们能言善辩的讽刺传统,以嘲讽官吏为乐事。苍鹘上承俳优、侏儒能言善辩的讽刺传统,下开丑角表演之先河,是丑角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宋元杂剧中苍鹘的舞台功能由末、副末、捷讥来承担,并第一次出现了“丑”这一称呼。这一时期丑角的分类虽还比较混乱,但是已经大致定型,尤其是宋时出现的滑稽戏,专以讽刺逗笑为目的,塑造的很多人物形象被保留下来,在后代戏曲中频繁出现。伴随着明清戏曲的兴盛、繁荣,丑角成熟起来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演出风格:唱词念白干净利落,语言内容风趣幽默,绝活表演令人惊叹。古典戏曲丑角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缓解不良情绪的同时又有着规劝,惩戒的教化功能。“丑角”这一名称引起很多人的误会,认为丑角所扮演的一定是大奸大恶、为非作歹之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丑为“可恶也。从鬼,酉声”。事实上,在古典戏曲舞台上活跃的丑角虽命名为“丑”,但是这种丑不等于恶。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思想都把形式美丑与本质的善恶区分开来。丑角之“丑”是一种艺术丑,丑角形象自身就包含着否定性的评价。经过一系列艺术手段的转化后,丑角就有了审美价值,能够引起审美快感。丑角的妆扮、动作、性格和其讽刺对象自身的滑稽都能引起笑声。本文通过对丑角的形神、动作、语言的分析,全方位的阐释了丑角的美学价值。丑角所追求的喜剧效应包含着深刻的理性意蕴,超越了简单低俗的逗乐。喜剧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乐观气质、富有自信与智慧的人格以及敢于蔑视、挑战权威的人生态度,丑角在插科打诨中讽刺批判,正是这种喜剧精神的典型代表。进入当代以后,戏曲丑角生存十分困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在新兴的娱乐方式面前败下阵来,人们似乎遗忘了它的存在。经济效益下滑造成了人才缺乏,演员缺乏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也使得丑角的表演不再吸引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喜剧小品中的丑角从语言、动作等方面学习了戏曲丑角。它短小灵活,限制较少,与现代传媒结合紧密,贴近现实生活,有着古典戏曲丑角所没有的优势。古典戏曲丑角在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展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笑中有泪、丑中有美的丑角精神是多元文化语境下值得我们研究、挖掘、传承、弘扬的文化宝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丑角所具有的娱乐特质和文化精神绝不应该被遗忘,重新发现丑角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发扬其所具有的优秀艺术精神,让丑角重新焕发光彩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