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土渗透破坏试验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ter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性土在水利、土木等工程建设中经常涉及。在进行抗渗相关计算时,粘性土抗渗允许坡降大多依据经验确定,因可能存在较大偏差,这将给堤坝、基坑等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粘土作为一种离散材料,在实验方法和渗透破坏机理等方面均与砂性土有所不同,开展从实验仪器到细观角度的粘性土渗透破坏试验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研制了的一种新型适用于粘性土渗透破坏坡降的测定仪器,由加压与测压装置、气水转换装置、试样渗透与监测系统三部分组成,可对粘性土抗渗允许坡降值进行有效测定。利用所研制的仪器进行了考虑土样压实度、粘土含量、颗粒级配等因素的粘性土渗透破坏试验。结果表明:土样的抗渗坡降随着土样的压实度增加而增加,且大致呈直线线性关系;渗透破坏允许坡降值与土样中粘粒含量成正比例关系,而当粘土含量大于90%或小于30%时,粘土含量对渗透坡降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不同颗粒级配的土样抗渗允许坡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级配良好与土样抗渗透破坏性能良好不成相关关系,级配良好的粘性土并不能保证其抗渗透破坏性能较好。基于离散元原理,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对粘性土渗透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微观角度解释了粘性土渗透破坏的力学机理,并与试验室试验对比,结果分析表明:粘性土渗透破坏的力学机理应为高水力梯度条件下引起颗粒粘结的张拉破坏、从而形成裂纹并逐步发展为渗透通道;数值模拟土样与室内试验土样的渗透破坏通道位置基本一致;相同土样压实度条件下,数值模拟所得出的抗渗允许坡降在数值上与室内试验结果相比,误差约在15%左右: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所反映的规律比较一致,即抗渗允许坡降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上述表明基于离散单元法研究粘性土的渗透破坏进而深入研究渗透破坏机理和得到合理抗渗允许坡降是一种合理方法。
其他文献
大体积混凝土,时常会出现漏水、裂缝、冻融破坏等病害,比如丰满水电站混凝土溢流坝就出现了上述病害。其中以裂缝、冻融形成的破坏最为严重。 混凝土大坝裂缝是水电站建设以
该文首先对土石坝施工中两个子系统,即运输上坝子系统和坝面填筑子系统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系统描述,分析了各自的运行特点,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运输上坝子系统控制坝面填
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岩体在人为开挖或者外界扰动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工程灾害,随着国内深埋水工隧洞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增多,岩爆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日趋升高,岩爆的发生会使工程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基坑工程必不可少,但考虑其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其安全稳定性在地铁建设过程也极其重要。正确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等,对于轨道交通工
  PED97/23/EC(承压设备指令97/23/EC)是欧盟成员国为了消除贸易壁垒就承压设备安全问题在法律上取得一致而公布的强制性法规。本文旨在介绍膨胀节申请PED认证的条件以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