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季以降,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国近代报业诞生了。外部传入的近代报纸,如传教士报刊、商业报刊、政党报刊等,在办报理念、业务经营等方面给中国传统的邸报吹来了一股新风,在外来的新鲜办报实践冲击之下,中国报纸由传统的书本式经过版面的分化,逐渐步入近代化阶段。受到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因素的刺激,逐渐产生了报纸的副刊,并分化出各种专刊,到20世纪20年代,学术性专刊正式诞生。 但直到今天,学术性专刊的发展可以说很是不能令人满意。中国报纸的学术性专刊主要存在于部分面向全国发行的或者主要读者群体为知识分子阶层的报纸,而到了省级及其以下各级行政机构,报纸上的学术性专刊就愈来愈少见了。理论界对于副刊和专刊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目前学术性专刊不同于其它类型专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杂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强烈的新闻意识,而最能体现本身存在价值的地方就是具有一种高水平的参与性。其功能则体现在三方面:传播知识、配合舆论和增进交流。 学术性专刊与大学学报、学术期刊一起共同组成了学术研究的阵地,但面对自身内外两方面的激烈竞争,想在报纸版面上继续生存并获得发展,必须采取不同于以往的“问题综合”式的办刊思路,而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着手。建立这套机制最大的效用就是充分发挥学术性专刊在学术研究中的学术争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