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会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偏离其公司正常的业绩。管理当局通常会高估公司的价值,从而提高公司的影响力。然而这种行为会在证券市场上产生巨大的泡沫,加大了市场风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就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提高其有效程度的必经之路。同时,公司董事会、股权结构等特征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生着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这些特征的变化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入手,介绍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及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7年—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财务特征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资产质量、营业收入增长、信息披露质量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董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行为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会促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人数占比和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没有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培育机构投资者,多元化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完善董事会制度;构建完整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健全信息披露的法规制度,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希望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