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生长周期缓慢和过度采伐造成了药用植物资源的短缺。而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丰富,通过菌株选育、发酵条件优化等,可规模化发酵从而实现有效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植物内生菌与宿主长期共存的演化过程中,通过与宿主基因发生重组而获得宿主的合成基因,因此可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因此,从中药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活性物质,可为疾病和农害防治提供药物先导结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组织切块法和平板划线法分离培养菌株,从百部和铁皮石斛中分离纯化得到相应内生菌株,采用16S rRNA基因分析技术对部分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对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估和HPLC/LC-MS化学成分分析,筛选出直立百部(Ste們ona sessilifolia)内生链霉菌(BS-1)和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链霉菌(SH-1.2-R-15)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经规模化发酵培养,得到粗提物,运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20个化合物;结合MS、1D和2D-NMR(1H-1H COSY、HSQC、HMBC、ROESY)等波谱学手段、化学沟通方法和单晶X衍射法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发现多个化合物有杀虫和细胞毒活性。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从直立百部的根、茎、叶中获得25株菌株;通过小量发酵得到粗提物;结合杀虫活性(BS-1杀蚜LC50值0.74 mg/L)和HPLC/LC-MS化学成分分析,筛选出内生菌BS-1进行量大发酵培养,经色谱分离和波谱学鉴定了 12个化合物:endostemoninesA~J(1~10)、3,4-二甲氧基肉桂酸(11)、3,4-二甲氧基苯甲酸(12);其中1~10为吡咯羧酸酯类新化合物,其绝对构型通过化学沟通法确定。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的6个新化合物对蚜虫有较强杀虫活性(LC50范围:3.55~32.00 mg/L),对螨虫也有一定杀虫活性(LC50范围:197.6~685.5 mg/L)。(2)从4株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的根、茎、叶中获得75株菌株;通过小量发酵和萃取制得粗提物;结合生物活性(SH-1.2-R-15在25 μg/mL时,对人肝癌细胞Hep3B2.1-7抑制率为20.3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为100.12%)和HPLC-MS分析结果,选取内生菌SH-1.2-R-15进行量大发酵培养,经色谱分离和波谱学鉴定了 8个化合物结构:chartspiroton(15)、peptidendrocin A(16)和 B(17)、chartreusin(18)、(+)-streptazolin(19)、strepchazolin A(20)和 B(21)、(R)-(E,E-2-(1,3-pentadienyl)piperidine(22);其中 15 为新骨架化合物,16 和 17为新化合物。新骨架15的结构和绝对构型通过13CNMR计算法和单晶X衍射法确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主要产物18具有细胞毒活性(对人肝癌细胞Hep3B2.1-7、膀胱癌细胞J82和肺癌细胞H1299的IC50分别为18.19μM、45.86μM和19.74 μM)和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IC50 为 23.2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