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湿度环境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建筑工程、汽车、医疗、体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寒、酷热、湿热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环境中的可靠性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评价。本研究以两类不同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力学测试手段和微观分析方法,研究70℃、室温、-55℃、湿度、湿热等环境下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类型和温度的不同,湿度及湿热同时作用的环境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正交各向异性,沿碳纤维增强方向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明显高于垂直纤维方向,正交叠层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正交各向同性,经向拉伸、压缩性能稍高于纬向。-55℃、湿度及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个别力学性能测试值离散系数较大,表明在异常工程应用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稳定性较差。温度对碳纤维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树脂基体和界面的影响较大,-55℃下树脂脆化程度增加导致模量相应增大,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90°方向拉伸强度随测试温度的上升成下降趋势,其它情况下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压缩强度会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水中的吸湿初始阶段符合Fick第二定律,吸湿率与吸湿时间的平方根(t1/2)成线性关系,正交叠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湿率始终高于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尤其是层间剪切强度下降最大,经71±5℃水中浸泡336h后,本研究中的单向和叠层碳纤维复合材料70℃温度下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分别为74.30%和57.2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失效包括裂纹扩展、基体开裂、界面脱粘、层间分层、纤维断裂等五种破坏模式,尽管温度对断口微观形貌影响较小,但是湿度和湿热对界面粘结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界面容易脱粘,拔出纤维表面较光滑,树脂上留下的孔洞和凹槽也较光滑,表明界面摩擦力和剪切应力降低。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在全国各地不断发展,这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机会,但是同时由于工程复杂性以及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的不完善,这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随着国家对高速交通事业的投入大量投入,不断完善的路网规划,带来了我国交通建设的有一个高潮,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桥梁结构作为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组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俗称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浙江、福建、广东等青蟹主要养殖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青蟹病害。2006~2008年对浙江省养殖青蟹的发病
单一教学法不符合当今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四种外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其理论依据和特点进行简要描述,
本文从桥台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入手,并结合实际分析桥台常见病害情况,讨论了影响软土地区桥台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对一般挡土结构的位移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
随着汽车安全的发展,对于车外行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包括欧洲和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行人损伤评价方法。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行人
本文将点击化学、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结合,合成了具有AB3不对称星形、A2(B3)2和A3(B3)3对称性超支化星形结构的聚乳酸-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嵌段聚合物。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能质量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面有效的检测和分析是改善和提高电能质量的前提和依据,快速、先进、有效的参数估计算法是实现
针对复杂背景干扰下难以精确检测出红外图像目标的问题,提出基于三维块匹配(BM3D)与改进顶帽(Top-hat)的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三维块匹配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