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做为社会公民的理论,已为大多数国内企业所接受,并且许多企业都认同应该积极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利润,而是采纳了企业的生存与社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也就是说,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一个企业公民的价值。虽然如此,鉴于我国引进公益营销概念的时间尚短,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出发,国内企业对公益营销是否真的能产生其他经营手段不能带来的企业绩效,采取公益营销会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即使能产生可观的效果,其负面效应会不会抵消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企业,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将公司自身的营销活动加入到公益活动中去,甚至误认为公益就是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慈善事业。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公益事务中的企业更能赢得他们的好感,更容易提升其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热心于公益的企业在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获得的经济效益比其它企业经济效益要好。因此,企业在做公益的同时,加入一定的营销活动,宣传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有全新的认识。目前国内企业对公益营销的认识不足,使企业在做公益的时候,瞻前顾后。不敢过多的投入。因此,如何在做好公益的同时把企业做大做强,将企业的公益活动在企业销售活动中发挥到极致,必将成为企业界和社会各界共同深入探讨重要课题。首先,本文阐述了企业实施公益营销的背景,并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架构下提出企业的公益营销的实用意义。然后,根据文献综述对公益营销的阐述总结出公益营销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基本思路和内容。其次,为了方便本文的研究,本文综合了利用大部分学者对公益营销的解读,对公益营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公益营销和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为深入开展公益营销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益营销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整体模型。第三,依据本文的研究主旨,选取从事公益营销的样本企业,并按照国家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相关的样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论证了公益营销好坏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先是从企业经济绩效出发,对同行业、同期的样本企业的企业绩效平均水平变化作横向对比分析,再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公益营销与经济效益的显著正相关性,即公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达到双赢。最后,构建了在公益营销影响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包括财务收益水平,企业品牌,政府政策支持等。并运用蒙牛企业的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企业的公益营销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