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院全麻下肝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存在苏醒延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不同用药情况等相关因素对全麻下肝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苏醒延迟的影响,为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数据选取自2014年至2016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手术室全麻下行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的电子病历、麻醉记录单以及复苏单。纳入者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排除条件:数据不完整(如缺失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未监测本文所需的数据类型,病历记录不全等),最终共纳入病例309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全麻下肝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苏醒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的监测变量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肝功能分级、贫血、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吸烟史、肺部疾病史、全麻史、麻醉时间、ASA分级、手术级别、是否复合吸入麻醉、是否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及芬太尼用量、术中总输液量、术中输血情况、是否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及术后即时体温共计24项。对以上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通过筛选(P<0.05)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全麻下肝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苏醒延迟的因素有9个,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OR值从大到小排序如下:丙泊酚用量(OR=4.073,P=0.023)、麻醉时长(OR=2.488,P=0.034)、年龄(OR=1.909,P=0.028)、术后即时体温(OR=1.893,P<0.001)、饮酒(OR=1.658,P=0.03)、吸烟(OR=1.378,P=0.017)、贫血(OR=1.251,P=0.002)、术中输液总量(OR=1.177,P<0.001)及BIS监测(OR=0.298,P<0.001)。结论:1、随着肝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年龄、麻醉时长、术中输液量以及术中丙泊酚用量的的增加,发生术后苏醒延迟的风险增高。2、肝肿瘤切除术患者饮酒、吸烟、贫血、术中是否应用BIS监测以及术后低温是影响术后是否发生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再燃烧是低NOx 燃烧技术中正在发展的较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本文阐述了再燃烧技术原理 ,分析了影响再燃烧技术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进行研究,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贫血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
现代美国居住建筑掠影(二)──门廊·客厅·壁炉思木旧全山卡闭──住宅美国住宅房屋的门廊,在设计手法上变化多样,有的房屋门廊与外廓相互结合,人们入门时,从外廊进入门廓,再进入室
期刊
在深入研究 1∶10 0万“改则幅”和“日土幅”区调中大量原始资料和青藏高原生物地理区系与地壳演化的基础上 ,用现代地层学方法 ,重点研究羌塘地块和唐古拉地块的属性及冈瓦
结合某工程强风化岩上的人工挖孔灌注短桩静载荷试验及分析,对人工挖孔桩最小桩长、端承桩长径比的界定以及嵌岩深度等提出了建议。
目的探讨以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加口服尼莫地平)与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2
背景:microRNA(miRNAs)可通过靶向结合信使RNA(m RNA)3′端的非编码区(3′-UTR)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能量代谢及免疫反应等生理功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