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霉素属于磷酸多糖类抗生素,其产生菌为灰绿色链霉菌,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或促生长剂。以其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在畜牧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公认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之一。黄霉素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所用原料大部分为农副产品,少数是普通无机化工原料,容易得到,成本低。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小,是一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兽用药。本课题主要是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对黄霉素菌种工艺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首先运用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进行诱变,并结合自然分离,筛选得到比出发菌株产量提高50%的高产菌株,同时对菌种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试验研究了斜面的培养周期和种子龄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龄为72小时,种子龄为37小时是合适的培养时间。其次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根据黄霉素的代谢特点对原料进行筛选。可以作为碳源的有玉米淀粉、葡萄糖、豆油、可溶性淀粉等,通过优化正交试验,最后选取4%的玉米淀粉作为发酵的主碳源,豆油作为辅助碳源,其发酵水平较高,成本低,来源广,质量稳定,贮存方便、使用方便。氮源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广,通过试验,选择硫酸铵作为无机氮源,生物氮素和低温黄豆饼粉为有机氮源同时使用,为产生菌提供丰富的培养成分,总的氮源比例达3.0%以上.在碳氮源优化完成后,先后对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等进行了优化,其中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等对发酵的影响较大,最后确定了发酵的优化配方为:磷酸氢二钾0.02%,硫酸镁0.05%,玉米淀粉4.0%,低温黄豆饼粉2.0%,生物氮素1.0%,硫酸铵0.3%,硫酸锌0.0002%,豆油4.0%,CaCO3 0.5%,消泡剂0.01%,硫酸钴0.00001%,表面活性剂0.7%,CuSO4·5H2O 0.0005%,玉米浆0.9%,FeSO4·7H2O 0.00004%。其后,又对补料和补油等工艺控制进行优化。中间补料的批次,比不补料的发酵水平要高,菌种的产素时间延长。因此,将补料纳入正常工艺范围。开始使用补水方法时完全是根据时间即定时补水,后根据黄霉素发酵的代谢曲线,改为根据溶氧的水平控制补水,再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氨氮水平补料,完成由最初的粗放补料工艺,到科学补料的过渡,根据代谢状态,代谢速度不同分别控制,使菌种潜力得以发挥,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最后,从摇瓶水平对黄霉素A组分的提高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初步研究的结果,又结合实际生产,进行单因素试验,在10L的发酵罐上进行了验证。证明在黄霉素发酵过程中,中间补料对黄霉素A组分的提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适量的补水对黄霉素A组分的影响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