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 1.总结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包括流行病学、损伤原因、损伤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评价Weber-A0分型和Lauge-Hansen分型的观察者间信度; 3.评价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 4.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 二.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黄埔院区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326例,包括年龄、性别、损伤机制、骨折分型、术前踝关节正、侧位X片征象、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骨折固定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康复、并发症等项目。共随访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225例,失访101例。随机选取35例双踝或三踝骨折的术前踝关节正侧位片,分别由两名骨科医生进行独立识读、判断其Weber-A0分型和Lauge-Hansen分型,进行两种分型的观察者间信度评价。采取回院复查、信件问卷调查、电话询问等方式随访,随访4~120月,平均38.4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随访,并进行影响踝关节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三.结果 326例患者年龄7~75岁,中位年龄33.74岁;车祸是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占48.17%,重物砸伤占15.64%,扭伤占15.03%,坠落伤占13.81%。随访225例踝关节骨折,其中男性182例,女性43例;开放性31例,闭合性194例;单踝骨折116例(单纯内踝骨折68例,单纯外踝骨折46例,单纯后踝骨折2例),双踝骨折71例,三踝骨折36例,四踝骨折2例;Weber-A型29例,Weber-B型60例,Weber-C型64例;受伤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3h~13d,平均3.1d,开放性骨折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术前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为骨折部位肿胀严重或出现张力性水泡。手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30~380min,平均为103.15min;手术出血量5~400ml,平均为65.96ml,术中均未输血。住院时间3~122d,平均19.9d。术后患者不打石膏、早期负重或者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再行负重,未出现石膏固定或早期锻炼直接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Weber-AO分型的观察一致率82.9%(29/35),kappa值为0.76;Lauge-Hansen分型的观察一致率80.0%(28/35),kappa值为0.74。225例患者按照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评价:优111例,良84例,一般21例,差9例,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6.7%。固定下胫腓分离的植入物包括骨栓(6例)、拉力螺钉(26例)、生物可吸收性螺钉(2例)等,其各组远期疗效没有差别;固定时植入物穿过两层腓骨皮质和一层胫骨皮质(三层)或穿过两层胫骨皮质(四层)远期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果以Boden标准为手术指征,即内外踝骨折达到坚强固定或者三角韧带断裂合并距离关节4.5cm以内的腓骨骨折,固定腓骨,就可以不固定下胫腓联合,34例下胫腓联合固定中有27例可能没有必要固定,占79.4%,仅有7例有必要进行下胫腓联合。年龄、性别、骨折分型、骨折数目、受伤原因、手术时机对预后无影响,骨折类型、合并脱位、复位质量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225例患者中出现1例浅层感染,2例深层感染,1例内踝骨折不愈合、5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创伤性关节炎。有3例出现皮肤坏死,2例为开放性损伤,经植皮术后愈合,功能优良;另外1例闭合性损伤,缝合张力大,术后皮肤坏死,游离植皮后愈合,踝关节远期功能优。出现5例克氏针滑移,并有1例顶破皮肤导致浅层感染;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螺钉出现4例明显皮肤刺激,其中1例需二次手术将螺钉帽截断。有68例患者术后长时间伤口部位疼痛或酸胀感,尤其是阴雨或寒冷时,占随访病人的30.2%。 四.结论 1.高能量损伤是导致踝关节骨折的最主要原因; 2.Lauge-Hansen分型和Weber-AO分型有较好的观察者间信度,掌握Lauge-Hansen分型有助于判断韧带损伤的程度、发现易被忽视的高位腓骨骨折和提示潜在的下胫腓分离; 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与损伤程度、复位质量及固定稳定性有关; 4.闭合性骨折伤后1~7d手术治疗与骨折后24小时内急诊手术相比,除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外,伤口一期愈合率、远期踝关节功能均无明显差异; 5.下胫腓分离的诊断及是否需要固定需进行术中应力试验加以确认; 6.可吸收性螺钉应用于踝关节骨折疗效优良,用于固定下胫腓分离优点更为突出,但存在皮肤刺激、抗扭转力不足、材料吸收不确切等问题; 7.踝关节骨折术后部分患者存在长期疼痛,与固定不当、神经刺激、切口位置等有关。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是面临21世纪国际挑战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素养。学校肩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任务,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意义的认识,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范例,这样对核心素养的落实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概念;课堂教学  一、 核心素养的含义及提出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指导理念和实践方法逐渐被引入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来。数学是高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在信息技术的普及下,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高中数学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实例对学习共同体理念下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高中数学;翻转课堂;实践策略  一、 引言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以教师为
摘 要:求几何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题型,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几种比较新颖的求阴影图形面积的方法,通过对复杂图形进行简单转化,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可以从容面对,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关键词:阴影面积;割补法;和差法  一、 割補法求阴影图形面积  割补法是计算阴影图形面积的重要方法,通过割补法求阴影图形面积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割补法是将原本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割”